環球透視:量寬輸入通脹釋放消費力 - 李大同

環球透視:量寬輸入通脹釋放消費力 - 李大同

美國10月通脹繼續低迷,勞工統計部上周公佈的通脹數據中,不包括食品及能源價格的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幅只得0.6%,為有紀錄以來最低。有意見認為,聯儲局將要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措施(QE3)力谷通脹。不過,QE2的影響並非在美國本土,而是對經濟強勁的國家影響最大。市場當然看通聯儲局的計謀,現在對新興市場的通脹消息,比聯儲局的政策更敏感。
大同上月說過,由於美國需求疲弱不堪,聯儲局QE2根本不是用以刺激美國經濟,反而是藉令其他國家通脹升溫,透過輸入通脹令美國經濟不會出現通縮。中國國家統計局上周公佈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同比上漲4.4%,創25個月新高。中國是美國最大貿易夥伴之一,中國物價高企勢必令美國物價上升。

克魯曼:增需求助健康復蘇

美國上月物價微升,很大部份是拜能源價格上升所賜。有專家認為,QE2令美元貶值,致其他用美元計價的商品價格急升,帶動製造業成本增加,最終拖累美國經濟。
若說中國股市深受中央政策左右,那麼金融海嘯後的美股,也染上了政策市的色彩。現在就讓我們看看半官方人物及聯儲局官員,如何看待商品價格急升一事。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指出,實質商品價格上升才會窒礙經濟復蘇。「當聯儲局QE2成功令需求增加,實質商品價格才會上升,若這件事真的發生,則代表經濟已健康復蘇,到時也不需要擔心高商品價格,拖慢美國經濟增長。」

高油價誘發持續性通脹

聯儲局三位高級經濟學家MartinBodenstein、LucaGuerrieri及ChristopherGust上月發表研究,指出油價上升更能誘發持續性通脹,或可令美國GDP出現暫時性擴張。
QE2擁躉之一、芝加哥聯儲銀行行長埃文斯(CharlesEvans)早前引述紐約聯儲銀行經濟師GautiEggertsson在03年的一篇論文,內容是說在零息時代,沒有東西比控制市場的通脹預期更重要,量化寬鬆的效用不在於聯儲局購買甚麼資產,而是它能提高市場對未來物價的預期。
美國經濟的一大問題,在於消費者及企業信心不同,若聯儲局能成功刺激通脹預期上升,將能釋出消費者購買力,激活現在像一池死水的總需求。未來環球股市能否繼續再上,美國經濟基本因素仍是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