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子仁丸治功能性便秘研究員警告:體虛亂服更加虛

麻子仁丸治功能性便秘
研究員警告:體虛亂服更加虛

【本報訊】全港約有100萬人受便秘困擾,患者小腹經常「谷住」,易引發負面情緒。浸會大學與中文大學一項研究發現,中藥複方「麻子仁丸」能有效治療功能性便秘,惟部份患者服用後會出現輕微惡心、腹痛及頭暈等副作用。研究人員警告體質虛寒者勿胡亂服用麻子仁丸,否則會虛上加虛,變得無氣無力。
記者:王智君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胡志遠表示,功能性便秘源於腸道蠕動緩慢或腸神經敏感度不足,工作緊張、多肉少菜的飲食習慣會令腸道蠕動減慢。患者每周排便少於三次,大便多呈塊狀,質地乾硬,及有排不清大便的感覺。他指便秘患者較易出現抑鬱、焦慮等負面情緒,然而服食西藥容易引致腹瀉,得不償失。
浸大中醫藥學院與中大消化疾病研究所合作,研究麻子仁丸對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療效。首階段研究發現,高劑量(7.5克)麻子仁丸的療效比中劑量(5克)及低劑量(2.5克)顯著,且無嚴重副作用。

漢代已有此複方

第二階段研究於08年7月至去年9月進行,120名功能性便秘患者平均分成兩組,分別早晚服用一次高劑量麻子仁丸及沒有藥效的安慰劑。完成八星期療程後,八成服用麻子仁丸的患者便秘情況有改善,患者自覺能夠排清大便的次數,平均由治療前三星期一次,增至每星期1.5次,療效明顯比服食安慰劑為佳。
浸大中醫藥學院臨床部主任卞兆祥表示,麻子仁丸早於漢代已用來治療便秘,古方劑量為5克,市面也有冲劑出售,但一直未有研究證實其療效。複方的火麻仁及大黃具清熱通便之效,枳實及厚朴可以理氣,杏仁及芍藥則有潤腸功效。
卞兆祥指麻子仁丸適用於功能性便秘患者,他們大多缺乏運動、過度進食煎炸食物或因神經緊張導致肝氣鬱結,但體質虛寒者若胡亂服食,只會虛上加虛,身體變得無氣無力,市民服食前應諮詢中醫意見。
50歲的黃先生是兼職司機,早年受盡便秘困擾,每兩至三日才排便一次。他08年參加麻子仁丸研究,療效理想,「頭一星期發覺大便暢通咗好多,一個月後慢慢每日都有大便」。他說療程完成後已停服麻子仁丸,但仍可保持排便暢通。

功能性便秘三大診斷標準

1.須符合以下病徵兩項或以上
‧排便費力
‧大便呈塊狀或乾硬
‧肛門直腸有阻塞感
‧排便後感覺不清
‧需服藥或改變坐姿等方法協助排便
‧每周排便次數少於三次

2.極少出現鬆散大便

3.非腸易激綜合症患者

資料來源:胡志遠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