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滙債:歐元可站穩1.33水平 - 王良享

暢談滙債:歐元可站穩1.33水平 - 王良享

筆者兩周前曾指大部份南歐國債價格持續下跌,其風險溢價在過去兩月不斷上升,因此歐元雖受助美國QE2而上升,惟短期難再升,不能企穩1.4以上。
市場過去一周續因愛爾蘭問題而沽售歐元,周二歐元低見1.3448的7周低位,加上環球股市因中國可能加速收緊流動性下跌,而引發美元短期避險需求,壓抑歐元。歐元雖再下跌,但筆者仍維持6月時歐元跌穿1.2時看法,即歐元不會崩潰,歐洲大國如德法在可能範圍內都會對小國施以援助,小國亦深明「樹大好遮陰」道理,可短期放棄一些政策自主權,換取改革金融體系的時間及空間。所以,愛爾蘭財困事件應可以歐洲穩定機制與IMF貸款,及加快處理銀行系統中「壞資產」問題而紓緩。
愛爾蘭問題與希臘不同,首先其政府至2011年中都不需大量發債;其次愛爾蘭提出2010至2014滅赤方案,令國債對GDP比率降至60%;再者愛爾蘭儲蓄率高達收入的12%,企業稅率則在12.5%低水平,長遠要達低財赤及平穩經濟增長的機會仍高,現存問題是銀行體系對地產發展商的貸款減值,負資產問題又影響按揭違約增加的可能性,令銀行無法在市場融資,而依賴歐央行。若政府再介入銀行體系,將壞資產撥入國有資產管理署(即壞銀行),估計減值約300億歐元,而由現在至2013年終,政府債務回購到期,預算赤字相關支出約630億歐元,因此整筆貸款約需900億歐元,仍在歐盟安全網的7500億歐元可控範圍。

長期美債不吸引

愛爾蘭問題大致解決後,市場焦點可能轉至葡萄牙,但葡萄牙本年GDP已回復1.5%增長,市場未必可續將債價壓低。當大部份焦點都集中在歐債時,美國債價何嘗不是大跌,雖然有投資者認為因聯儲局可能受壓停止買債,筆者卻相信此現象亦反映長期投資者認為美債不吸引,及美元仍未跌夠的心態。美國默許亞洲央行買美元作干預,但央行並沒將美元「循環」至美買國債,因此歐元仍因央行儲備從美元轉移,料可於1.33水平站穩回升。
王良享
星展銀行(香港)財資市場部高級副總裁

王良享、丁世民、溫灼培、羅家聰及黃元山專欄,將於周一至周五輪流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