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放題2:正過真女人 男花旦爭飯食

是日放題2:
正過真女人 男花旦爭飯食

其實對於「偽娘」,大家不用大驚小怪,古時的思想男尊女卑,女性三步不出閨門,戲班一律謝絕女性,所以早已存在由男性反串做花旦演出,比起大Ex、Hungry早了一個世紀。粵劇行內人士更指出,男扮女要演得好,就要比女人更女人。

記者:王震遠
攝影:陳盛臣(部份相片由被訪者提供)
Model:Wingo@PureModels
鳴謝:查篤撐兒童粵劇協會(34884595)

戲子卑過妓

粵劇和京劇在以前同樣是全男班上陣,劇中無論文武生抑或花旦幫花,均由男性演繹。經常反串當女文武生的香港八和會館理事劉惠鳴指出,「以前的封建思想,社會風氣以男性為主,女性不可拋頭露面,所以古時的女性大多三步不出閨門,因此所有工作都由男性擔當。時代變遷,男花旦才漸漸被淘汰,因為人們覺得女生演女角才更加適合。」今日的紅伶是受萬人愛戴的大明星,昔日的地位卻差得多了,「以前戲子的地位很低,都不及一個妓女,因為戲子多數沒讀過書,或者比較窮的人才做,還有需要坐着紅船四處漂流去做戲,男與女在同一艘船上生活就更加不方便,哪會有女性入戲班?」

生角娘娘腔不及格

在戲班擔任女文武生的劉惠鳴,對男生演繹反串花旦亦有心得,「要演好一個花旦,最重要講求美,聲線、身段和樣貌三方面要配合,始終不是每一個男性都適合化女妝。首先要有女性的氣質,才可以去演女角。」「要揣摩男角,首先別當自己是女生,平日要多加留意男士的舉動。大戲內的男角有服裝去幫助,穿上將軍服形態自然跑出來。難演的是氣質,演出來像娘娘腔的就不及格。男花旦一般都不會有太man的問題,通常都是喜歡去扮女生的才會選擇做女角,而且平時說話都斯文點,共通點是都貪靚。」用男兒身去演女角,要得到別人認同,就要用更誇張的演法,「大男人去演花旦,演繹方法會更加美化,用誇張語氣和神態,要比女人更加女人。」花旦、文武生只是台中的角色,專業的演員會懂得抽離,「回到台下我仍然是女性,喜歡別人開車門的。扮和演的分別在於是否在日常生活亦會扮,我們只是在台上有需要才演。」

■男女角的造手不一樣,同是揑拳頭亦有不同的手法。

旦角假聲高過女人

早在高中時期已接觸粵劇的王侯偉,拜門學師已有十年,選擇在台上反串女兒戲,「一開始學藝的時候就已經唱子喉,因為能夠唱到,自己又喜歡唱,而且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因為子喉的歌,比平喉較多點花巧,曲聽起來更悅耳。另外,演旦角有很多頭飾,演出時更閃亮、更美。」但要堂堂男子漢飾演弱質女流,自然遇上不少困難,「我要克服的問題不算多,因為我天生的假聲比女性唱得更高音,難度反而是唱低音,因為較容易混上真聲露出馬腳。不過在腳功方面,就會沒有女性般柔軟,就算我的手和神態柔軟,但我腰以下的地方比較硬,所以要特別下苦功。」在觀眾立場,男生反串花旦同樣受歡迎,「觀眾會抱好奇心,所以如果說自己是男性唱子喉,觀眾會很有興趣去看,而且多是支持的。」有捧場但亦有反對,「反對聲音來自行內人及行家,因為他們認為行內已經太多花旦,質疑我為何反串。反面一點的,不知是瞧不起,抑或是嫌爭飯食,覺得男人扮女人很『核突』。」演出過份投入,有時亦會影響現實的自我,王侯偉不知不覺在生活中滲透出點點女人味,「最初在拿杯時會展示蘭花手。母親曾勸告我應將生活和舞台分開才算成功,自此自己漸漸都有留意。」

■用片子打造瓜子口臉。

■生角多帶帽子,旦角則有大量頭飾。

生旦大不同

無論是男串女還是女串男,兩者不論在唱腔、頭飾、髮飾等,都有不同。

■花旦的大戲妝較生角有媚態。

生角

唱腔:平喉
髮飾:以水紗為主
頭飾:簪、釵、梅花石、耳邊花、鳳冠等

旦角

唱腔:子喉
髮飾:主要是片子
頭飾:太子盔、東坡巾、日字巾、紮巾、蓮子帽等

1.最經典的男扮女角色,必屬梅蘭芳。

2.戲中的王侯偉擔任男花旦,在今天的粵劇界中屬少數的一群。

3.劉惠鳴在戲中擔任女文武生,但當時的老師反對她反串。

4.任劍輝是著名的女文武生,其影響力大得至今仍有人演她的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