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由於投資者相信聯儲局月初推出的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QE2),能令美國經濟逃過步入通縮一劫,令美國國債吸引力下降,10年期國債孳息更創下一年來最大的雙周升幅。儘管長息不跌反升,有違聯儲局推出QE2遏長息的原意,但相信官員更加樂見市場對通脹預期升溫,令他們暫舒一口氣。
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上周五收報2.87厘,過去兩周共大漲34點子,創下一年來最大升幅,但拋售情況不算嚴重。有債市專家指出,美國經濟數據造好持續,市場越發相信聯儲局QE2,可令經濟避過通縮,為債價出現回吐的主因。此外,債息在當局公佈QE2前已累升不少,遂有投資者選擇在消息公佈後減磅獲利,亦加劇債價跌勢。
經濟數據佳 美滙連升兩周
債息上揚的同時,亦刺激美元走強,追蹤美元兌6種主要交易貨幣的美滙指數上周升0.5,收報78.504,連升兩周。美元兌日圓亦漲1.02日圓,收報83.55日圓,更連續3周報捷;歐元兌美元則跌0.2美仙,收1.3673。InteractiveBrokersGroupLLC高級市場分析師威爾金森指出,美元近期轉強,主要受惠於美國經濟數據造好及債息回揚。
另一邊廂,雖然內地上周五再度調高存款準備金率,但消息對新興市場債市並未造成太大衝擊。摩根大通環球新興市場債券指數與美國國債的息差上周五平收,反映現債息水平或已消化內地收緊銀根的舉動。但受區內通脹預期升溫拖累,新興市場債市的風險溢價全周計擴闊7點子至281點子。
歐危機未解 資金湧新興市場
有專家指出,歐債危機「未解決」,市場對歐債市場避之則吉,促使資金轉移至新興市場債市,為區內債市提供支持。有債王之稱的格羅斯亦看好新興市場債市,認為它兼具高息及非美元面值的優勢。渣打銀行數據顯示,截至上周三為止的一周,新興市場債券基金錄得近4億美元(約31.2億港元)的流入;相反,LipperData資料顯示,「歐豬」之一的西班牙、葡萄牙以及希臘債市,過去3個月淪為走資重災區。美國經濟數據方面,當地本周三公佈10月個人開支及11月密歇根大學消費情緒指數終值,料可為美國消費市道的復蘇情況提供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