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對投資者來講起伏甚大,月初在QE2正式宣佈後,港股曾炒至25000關口,當時多數投資者都覺得高處未算高,筆者曾撰文「短期縱彈,調整未完」,皆因海綿與貨幣海嘯大戰,初時水未猛,海綿尚可以止得咳,果然中國公佈10月份通脹數據後,就開始傳言滿天飛,各式各樣調控措施,總之你講得出中央可以做的都傳過,立時令投資者人心惶惶,上證指數短短一周內,就從高位跌超過10%,港股受其拖累,亦曾跌至23000點關口,跌勢之急及幅度已令不少投資者信心動搖。
剛過去的周末,大家擔心的終於變成真,人行上周五晚宣佈再調高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已是年內第5次上調,接着在周六國務院正式發佈16項穩定物價措施,要求各地區和部門及時出招,並於本月底前將落實措施情況上報國務院。另一邊廂,上周五港府亦突然出招打壓樓市,措施包括額外徵收印花稅及收緊按揭成數,令短炒成本大增,希望可以藉此穩定樓價。
美國無咁易收手
中港監管機構齊齊出招,目的都是要壓制資產泡沫,而且出招似乎變得越來越密,也越來越狠,希望擋住這個百年難得一見的資金洪潮,但士佳之前都講過,熱錢來勢洶洶,邊有咁容易頂得住。陰謀論點看,美國經過QE1後,其實深知自己的經濟並非行量化寬鬆就救得到,再行QE2只是希望推高資產價格,造出欣欣向榮假象,令新興市場的泡沫越吹越大,越大的泡沫爆起來時自然傷害更大,到時世界又再洗牌,自己就可以繼續做大佬,現時目的未達,拿着公仔紙的美國又邊有咁易收手。短線上,中港兩地剛剛出完招,難免會影響股市氣氛,不過如見大市在如此多壞消息下,整周仍可以守穩上月期指低位22808上,就要預備大市隨時調整完成,又再開車了。
張士佳
寶來證券(香港)董事 投資服務部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