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透視:與其管制不如善用熱錢 - 郭小民

國策透視:與其管制不如善用熱錢 - 郭小民

美國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QE2)與內地熱錢好比一把「雙刃刀」,解風險,中國只需有序收緊貨幣,下一步,將是有序管制與善用資本。
提到資本管制,傳統想法是「落閘」,拒絕外資進入內地。不過,今日的中國,善用資本管制不代表政策開倒車。小民不是空說話,人行行長周小川上周出席研討會上提到,對於藉着利率差別與滙率變動,而套戥賺錢的投機者,大家心裏都感到不平衡。
他認為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有套戥機會就有套戥活動。他打個比喻,中國總不能為了控制「二道販子」(商人以投機取巧方式買進某種物品,運往缺少的地區高價出售),火車就不開了。

推穩定物價措施對症下藥

周小川說得真棒!說真的,供求決定牟利活動的活躍度,賺錢不是商人的專利,近期連農民也加入囤貨大軍,便體會到錢的魔力。停車不如加班,國務院辦公廳上周六宣佈16項穩定物價措施,便是對症下藥方法之一。
小民認為,內地將更靈活管制資本,此推算是基於美國推QE2前,人行與聯儲局已多次進行溝通,國際清算銀行每兩個月例會,中國未待例會舉行,便完全掌握美國以至全球金融政策取向,別國的政策,中國管不得。中國身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做好本份等同造福別人。
遏通脹已成為中央頭號政策,貨幣政策有序從緊,相信可逐步控制貨幣超發引致通脹問題的歷史問題。往後要處理,就是善用湧入內地熱錢,與泊岸已久但暫不動的冷錢。

專家籲利用債市留着熱錢

本月中起,外管局出招,限制銀行囤積人民幣與規定老外只能買一套房;多個部委又聯手打投機資金。看來,中央已積極處理氾濫的流動性(資金),招數或會續來,直至氾濫的流動性不影響民生為止。不過,小民認為,要管不如善用資本。
中央善用資本,不用花太大力氣,將現有的經修正後發揚光大便可。周小川拋出控熱錢的「池子」後,專家紛獻計,其中提到利用債市,將熱錢暫留債市內。小民認為,內地反正力谷債市,不如利用熱錢擴容。人行、中證監與中銀監在10月底公佈,啟動上市商業銀行在證券交易所參與債券交易試點,這試點可加快推進。債市之外,亦可加快開放境內人民幣市場、QFII與小QFII等。
「排洪」亦是善用資本方式之一,讓國企、民企等「走出去」,投資中國所缺的亦可,招不怕舊只要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