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本報訊】面對美國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QE2),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提出「池子」論,應對流入中國的熱錢。有經濟學者認為,只要加快及加大現有調控的金融工具便足以應對,亦有建議設定外資在銀行存款期限至少半年,杜絕熱錢快入快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認為,應採取適當偏緊的穩健貨幣政策。
記者:周燕芬
對於QE2,身兼人民銀行貸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的夏斌不只一次指是美國不負責任的政策,不管怎麼樣,目前這種國際貨幣體系狀況是難以改變,因此中國只可以盡可能做好自己的事。要化解熱錢危機,他認為,要採取適當偏緊的穩健貨幣政策,從明年來說,貨幣政策要加大跟進;另外一個就是臨時性行政管制措施,該採取的還是要採取,那是迫不得已的,資源價格改革,滙率改革、利率市場化是中國的方向,並不能迴避。
專家籲限熱錢離開時間
澳新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建議,可以效法智利,當這些熱錢存放於銀行,轉撥予中央銀行的存款準備金,中央銀行將不發給利息;此外熱錢進入後,限制它至少半年時間才可以滙出離境,這樣熱錢短期獲利後亦不能離開,熱錢便不會進來。
他指出,現時內地對外商直接投資獲取的利潤,以及透過QFII投資內地股票獲利,均有限制每年只可滙出利潤的20%,亦是有效監管熱錢的方法;現時正常的資本流入中國,已有相當嚴格的規管,只是透過貿易結算渠道及地下錢莊的熱錢需要應對。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稱,面對QE2,熱錢流入更快更多,尤其中國經濟表現較好,熱錢進入中國可能性較大。
宜加快加大調控工具
他指中央處理熱錢工具已很多,包括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發行央行票據及買賣政府債券,只要加快執行措施或加大規模便可。
法巴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陳興動提出一個可行的辦法,是將外貿順差和外商直接投資(FDI)以外的資金視為熱錢,放進由人行開設一個特別賬戶內,由人行向商業銀行借入這些外滙並付利息,從而緩解人行投放基礎貨幣來購入外滙,再頻繁發行央票回籠資金或不斷上調存款準備金的壓力。
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周春生則指,周小川提出建立池子的目的,是防止熱錢對中國實體經濟造成衝擊,不過,要建資金池有一定難度,因熱錢不會貼上標籤表明是「熱錢」,而是隱蔽不公開;他又指,若將熱錢引入股票市場,將製造股市泡沫,一旦熱錢獲利撤退,跟風的投資者便損手,因此最重要是防止熱錢流入中國,而非建立池子,這方面可加強核查貿易結滙的真實性,減少熱錢非法流入。
市場對人行建立池子建議
市場人士:澳新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
建議:熱錢進入後,限制它至少半年時間才可滙出離境
市場人士: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
建議:加快或加大現有調控金融工具
市場人士: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周春生
建議:加強核查貿易結滙的真實性
市場人士:法巴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陳興動
建議:將熱錢放入人行開設的特別賬戶,由人行向商業銀行借入這些外滙並付利息
市場人士:花旗中國研究主管沈明高
建議:池子可包括讓熱錢留在香港,或進入A股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