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之前連番出招壓樓市,都被譏諷為「冇料到」,昨日終肯「痛下毒手」,向所有中短炒家施加懲罰性徵稅,加重他們的炒賣成本;且又進一步收緊按揭成數至最低僅五成,都是前所未有的辣招。
代理料短期樓價跌5%
香港地少人多的先天環境,培養出香港人熱衷炒樓的習性,無論港英政府或現時的特區政府,過去屢次面對樓市瘋狂時,都會推出一系列打壓樓市措施。然而,無論是94年、97年抑或今年推出的措施,大部份都是針對一手物業炒賣,如禁絕樓花期內轉售、提高買樓定金、限期推盤及以抽籤登記賣樓等。涉及整體樓市的措施,過去一直未有大刀闊斧的動作。今次政府卻在現行印花稅制下,針對兩年內將物業轉售的中短線炒家。
中原地產董事總經理陳永傑認為今次招數極辣,為其入行數十年未見,相信也是前所未有。他指措施擺明趕絕中短線炒賣活動;按揭低至五成,又大大加重入市成本。估計由現在至下月底的短期成交量會大跌三至五成,回落至約6,000多宗,明年首季「都唔會有好景o架喇」,最多可維持6,000至7,000宗水平;至於未來個半月樓價會跌5%。
香港置業行政總裁李志成也認為招數狠,因兩年內轉售,無論賣樓賺蝕都要被徵額外印花稅,中短線炒家勢將大減,保守估計短期成交量跌逾兩成,短期內或會出現撻定個案。資深投資者科達地產主席湯君明直言,政府向短炒住宅市場徵重稅影響較大,料未來數月肯定「有價冇市」,早前入市的買家隨時變成負資產苦主。他指,現時樓市泡沫已經越吹越大,「隨時自己會爆,但政府出招,即係走去篤吓佢,等佢快啲爆」。他預期,成個樓市會「呆咗,有價冇市」。
物業升值15%才有利潤
恒生銀行總經理馮孝忠認為,新招應對打擊炒家入市意欲有實際作用,連同額外印花稅後,半年內轉手物業需最少升逾15%才有利可圖,料樓宇交投會即時受影響而減低,價格飆升情況應會收斂,仍持有物業而未能脫手的炒家,亦可能將新盤放租,有助紓緩上揚的租金並減輕通脹壓力。
星展唯高達研究部主管張一鳴指出,新招夠辣,雖然措施針對炒家,不過相信短期亦會影響用家置業氣氛,相信樓市成交量方面,將會淡靜好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