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參照內地「組合拳」模式

拆局
參照內地「組合拳」模式

面對豪宅拉動整體樓市急升,政府屢次施壓卻未能見效,落藥方向亦由最初聚焦收緊銀行按揭,變為更多參照內地「組合拳」(配套措施)模式,及仿效周邊地區徵收稅款等行政措施,冀一洗炒家對當局招數僅屬「紙老虎」形象。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去年10月初甫上任,見豪宅升勢不止,即急召5大銀行共商對策,旋即公佈對2,000萬元以上豪宅,貸款上限由7成降至6成,當時銀行及地產界已指出,現時買家主要為內地人,他們資金充裕,毋須申請按揭,收緊豪宅樓按只屬象徵意義。

舊招施壓無效

果然,樓價勢如破竹,炒風逐步由豪宅蔓延至1,000多萬元或以下的中細價樓。其間,政府無論官方或私下聚會,均敦促銀行審慎管理樓按風險,另邊廂亦擴大戰線,將打壓重點移向樓花開售及限制發水樓措施,接連於8月中推出壓抑炒風的3招14式,金管局並再聯手將豪宅6成按揭界線下調至1,200萬元物業。是次財爺向短期物業轉售,開徵三級額外印花稅,更被市場喻為史上「最辣」打壓炒風招式。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