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聯儲局自推出第二次量化寬鬆措施(QE2)後,備受國內外多方批評,主席伯南克昨日進行大反擊,強調QE2是行之有效的政策,且有助環球復蘇,反駁外界對當局透過QE2壓低美滙的指控,又反過來不點名批評中國等新興國家干預滙率,窒礙全球經濟重新平衡,最終只會拖慢全球復蘇。
伯南克昨於歐洲央行舉辦的中央銀行研討會上發表演說,面對中、德、巴西等國、國內議員以至部份儲局官員的批評,伯南克再次為推QE2的決定辯護,指有關政策透過吸納資產壓低長息,有助刺激消費和企業投資,事實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又指自市場預期當局將推QE2以來,金融環境明顯轉趨寬鬆。
他又反駁外界指當局利用QE2壓低美滙的說法,指美元滙價受多重因素推動,而美元於今夏大幅走低,主要是歐洲債務危機緩和,投資者避險情緒降溫,而減持美元所致。
否認QE2壓低美滙
他強調讓美國經濟重拾健康增長及維持物價穩定,才是令美元轉強及支持環球復蘇的最佳做法。
伯南克指出目前全球在經濟增長和貿易上均出現失衡現象,新興國家經濟增長遙遙領先發達國,在部份新興國家開始退市,以防止經濟過熱之際,發達國仍需依靠寬鬆貨幣措施,支持經濟復蘇,兩者在經濟周期和政策上的差異導致資金持續湧往新興國家。
惟他強調,部份新興國家的滙率偏低,惹來升值憧憬,亦是資金湧往該國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些國家透過干預滙率,阻止本國貨幣升值,藉此刺激出口帶動經濟增長,結果累積大量外滙儲備,16個主要新興國家外儲目前已超過5萬億美元,較10年前大幅增加五倍,中國佔其中2.6萬億美元。
在他展示的圖表中,包括中國、台灣、新加坡、泰國等均屬重手干預滙市的國家。
他警告干預滙率對該國自身和全球均會有不良影響,部份國家滙率偏低,導致全球經濟持續失衡,發達國家的增長速度持續落後於新興國家,結果只會令後者的經濟增長一併被拖慢。
此外,採用彈性滙率的國家的競爭力將被削弱,而干預滙率的國家亦失去利用獨立貨幣政策調控經濟的能力,且會引發過多游資湧入。
促國際聯手抗貿易失衡
他認為,吸取大蕭條的教訓,目前國際間必須加強合作,解決失衡問題,而持續錄得經常賬盈餘的主要國家,應改變其依賴出口推動經濟的策略。
伯南克評論經濟形勢
‧QE2可壓低長息,有助刺激消費和企業投資
‧QE2是行之有效的政策,且有助環球復蘇
‧美元滙價受多重因素影響,不是受QE2拖累
‧讓美國經濟重拾健康增長及維持物價穩定,才能令美元轉強
‧新興國家干預滙率,窒礙經濟平衡,最終只會拖慢全球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