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周末前調高存款準備金率,雖然意在收緊流動性,控制信貸規模,卻無可避免對A股造成衝擊,統計過去4次調高準備金率後,中港股市短線(5日內)多以跌市收場,尤其最近兩次跌幅更超過5%。多位專家提醒,今次再加存款準備金率,並不意味短期不會加息,中資股短期沽壓不會立即消除。
內地股市昨最多瀉2%,最後一句鐘買盤重新湧現,滬綜指收市倒升0.81%報2888點,深成指報12295點,升1.23%,兩市成交跌至不足3000億元人民幣,升市成交縮,形勢並不樂觀。
滬股尾市拗腰上 惟成交縮
本報翻查今年4次宣佈調高準備金後,頭3次滬綜指則跌市收場,跌幅介乎0.5%至3.1%。雖然對上一次A股打破魔咒上升,但隨後4日,A股有兩日急挫逾4%以上,短短一周已累挫8.9%,5月份宣佈上調準備金後5個交易日,A股亦累挫6%。
港股方面,由於恒指逾半成份股為紅籌國企,A股不濟,恒指亦遭殃。過去兩次調高比率後,恒指5日內皆跌逾5%。按往績來看,下周中港股市似乎凶多吉少。
國泰君安一名基金經理指,今次股市回調,最大關鍵是中央改變過往適度寬鬆貨幣政策,改為收緊銀根,未來需要更多貨幣政策調整抑制通脹,因此加息預期並未減弱,A股本周累跌逾3%,下周未言樂觀。
華廈基金分析員指,今次準備金工具先行,主要是防通脹及控制熱錢,如下月中旬公佈經濟數據前尚未見效,加息預期會更趨強烈。而10日內兩度調高準備金率收回流動性,對內銀股影響最負面,沽壓預期最重。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金岩石表示,下周A股會對今次收緊銀根行動作出輕微反應,跌幅約5%內。
摩根大通亞洲及新興市場首席策略師AdrianMowat則指,在美國推出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QE2)下,資金從多方位流向亞洲區市場,通賬亦從各方面向內地進逼,面對此形勢,A股明年表現並不樂觀。
他說,在刺激內需的環境下,明年內地工人將會加薪,通賬亦因而升溫。配合原材料價格上漲,他認為,明年人民幣將持續上升,但預計幅度不會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