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股齊鳴:熱錢轉投三線城市 - 張一鳴

樓股齊鳴:熱錢轉投三線城市 - 張一鳴

內地「國十條」調控樓市失效,國務院9月推出更辣的政策,除了為按揭貸款設限,更是要求房價過高、供應緊張的城市,在一定時間內限制居民家庭購買物業數目,即有錢也買不到樓。
最近筆者同事到了內地包括長沙、武漢、廣州等城市考察,發現由於沒有一線城市般的打壓樓市政策,越來越多投資者,轉到三線城市買樓。而這些三線城市風光無限,投資價值不容忽視。
話說11月初,同事與一班投資者乘坐廣州到武漢的高鐵,走訪多個武漢、長沙的房地產項目。發現武漢及長沙10月份房地產成交量沒有多大調整,仍保持平穩。一方面受惠於資金從一線城市流向三線城市,亦由於龐大的基建運輸系統,令需求遷移。

根據目前的趨勢,武漢及長沙的樓價可望穩定在目前水平。就以武漢為例,過去數年供求相當均衡。雖然銀行收緊按揭貸款,但地方政府仍提供首次置業補貼,這將支持銷量。至於長沙市,雖然看到供應大於需求,但農民工回歸,加上長線投資者的青睞,相信供大於求的壓力將會消減。
正面看,武漢及長沙樓市大部份仍由用家主導。長沙的投資者佔整體成交量約6%,武漢佔20%,隨着越來越多資金湧入,兩市的投資者比例將逐漸增加。三線城市風光無限,但一線市如廣州的風險則正在增加。過去兩周,成交量較9月份按周跌近五成,這或許是此消彼長的關係。

張一鳴
mailto:[email protected]

中央打壓內地樓市政策暫未延至三線城市,吸引投資者轉投當地物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