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月前拘留中國漁船,雙方為釣魚台主權問題再度掀起爭議,兩岸民間保釣組織要求有所行動,但中央一直非常克制,最終日本放人,化干戈為玉帛。
主權爭拗無休止
釣魚台島嶼位於台灣的東北面186公里;日本的冲繩島之西410公里。日本稱早在1885年就擁有該島,而在1895年4月17日因清朝政府被打敗,與日本簽署不平等「馬關條約」(TreatyofMaguan),把台灣給予日本,包括釣魚台,而日本又稱台灣在明朝時並非中國領土,而是藩屬而已。
中國則證明早在明清兩代歷史中皆有陳述釣魚台為國土,而在1624至1662年間台灣為荷蘭所佔據,至1662年鄭成功把荷蘭人逐出而自立,但在1683年鄭成功之孫向清朝投降,而台灣正式歸入中國版圖。
而按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規定,日本要歸還所佔中國領土,但卻未歸還釣魚台。而在1945至1972年間,美軍統治冲繩島,至1972年才歸還日本,釣魚台亦包括在內,因此釣魚台身份被捲入中國、日本及美國的政治糾紛之間,「剪不斷,理還亂」。
中海油集團東海勘探
放下政治不談,釣魚台的爭議導火線,是該區海底下的石油、天然氣及軍事上的航道據點之爭。釣魚台面積達60萬平方公里,長970公里,為晚白堊系第三紀盆地,中國估計該區地質儲量含石油2000萬桶、含氣18兆立方尺(約佔中國儲量五分之一),中國的新星石油公司(已被中石化集團收購)早在80年代中期就在該地勘探,中海油集團與BP亦在東海做了大量工作,我亦曾在90年代參與有關勘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