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金管局再為維持本港聯繫滙率發聲明,IMF指樓價急升並非實施聯滙的香港獨有,香港滙率並沒有因此被低估,金管局則指聯滙反而令熱錢湧入本港的壓力較低。
IMF亞太區高級顧問NigelChalk支持本港繼續採用與美元掛鈎的聯滙制度,他不認同聯滙是促使本港樓價急升原因,因為新加坡、澳洲和台北等沒有聯滙制度的地區,亦同樣存在樓價上升情況。而本港流動資金充裕,除了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外,他指很多內地企業來港發新股上市,集資金額留在香港亦是原因之一。
宜審慎監管 增土地供應
金管局助理總裁劉應彬認同IMF的建議,面對本港樓價上升,資產泡沫風險,宜以財稅、土地供應和審慎監管的方式應變,改變聯繫滙率並非好方法,他重申沒有計劃對聯滙作任何修訂。
對於有市場人士分析,聯滙下港元與美元掛鈎,美元下跌導致港元貶值,引發資產價格升值問題;他指根據IMF和金管局分別的研究所得,港元滙率符合香港未來兩年經濟表現及通脹預期,並沒有出現偏高或偏低情況。
在聯滙下,他指香港面對熱錢流入的壓力,不及周邊其他地區為大,港元滙價仍未觸及強方兌換保證界線,相反周邊一些地區已不斷推出防禦措施,他分析聯滙下港元與美元掛鈎,難期望有顯著升值空間,此外利息亦緊貼甚至低於美國,熱錢流入本港難望財息兼收。被問及會否收緊按揭成數,他只表示若有需要推出相應措施便會推出,事前不會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