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在周二、三繼續下調,主要是受到A股的拖累。其實,這次調整來得頗急,不過事先亦有迹可尋,當中最突出的,要算是上周四南韓尾市出現類似美股5月6日的「快閃跌市」(FlashCrash)。
當天,韓股原先大致持平,但在收市前的兩分鐘,大市卻突然急跌2.7%。據了解,其間德意志銀行在市場上大手沽售,金額高達110億港元,市場在缺乏承接下遂大幅下挫。事後,正如美國5月的快閃跌市一般,韓股在上周五雖然高開近2%(收復上周四大部份失地),但下午亦大受壓力而反覆下跌,最後差不多以全日最低位收市。
這兩次「快閃跌市」的經驗告訴我們,跌市方向是正確的,只是速度有點過快,不過股市在反彈後,還是很大機會跌至相近的水位。
美滙反彈利日股
其實,當大市出現這種無法解釋的波動時,最保守的做法便是減低倉位的總持貨量,以防萬一。另外,一些大型基金依賴電腦數據模型來做風險評估,如果股市大幅波動的話,這些風險指標亦會相應上升,而減低這些風險指標讀數的最直接方法便是「縮盤」。加上港股在9月及10月已經一口氣衝上了2500多點,因此回調整固實在正常得很。某程度上,這樣的大市走勢會較為健康。
近期,DXY指數(美滙指數)亦隨着環球風險資產回吐,出現反彈。換言之,短期來說,DXY在聯儲局推出QE2後跌穿76水平,是一個假突破。DXY反彈,對大部份風險資產來說是壞消息,惟獨對日圓卻是好消息,年初至今,日本股市受到強勁的日圓拖累,成為今年以來表現最差的市場。由於日本仍是一個大落後的市場,筆者不排除有基金會在年尾時轉戰日本。
楊延德
中環資產投資有限公司董事
mailto:[email protected]
逢周二、三、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