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康:調結構 難度增

劉明康:調結構 難度增

【本報訊】中銀監主席劉明康就世界經濟結構性變化與日本產業的成長戰略作專題報告指出,原有增長模式難以為繼,發展格局面臨深度調整,中國經濟結構調整面臨的外部壓力加大。

銀行須關注宏觀風險

要減輕外部對內部的衝擊,中銀監業務創新監管協作部主任李伏安表示,銀行監管必須要關注宏觀性的風險。
經濟過熱、過度的貨幣供應和過度貸款的增加,成為銀行宏觀風險監管考慮的重點。中銀監又再要求信託公司自查房地產貸款。
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培訓學院教授王勇表示,人行極需要新的流動性管理政策工具,在當前新形勢下,可考慮適時推出人行貨幣掉期業務,並實行無息準備金制度,以保持內地貨幣與滙率政策的獨立和穩定。
至於中央擬透過價格控制遏物價。高盛認為,國務院「四招」有利於紓緩日漸上升的通脹預期,但當中價格管制一招未必有效。
另外,若供應商因管制價格蒙受損失,政府亦未能妥善補償,一旦供應商積極性受損,則有可能加劇供不應求的狀況。

料中央再推宏調措施

報告指出,儘管國務院的通知並未涉及任何宏觀緊縮措施,但是仍清晰傳遞了中央高度關注通脹的信號。
該行預計中國會推出更多宏調措施,包括繼續調升存款準備金率、加息、加快公開市場操作以及窗口指導等多種方式。但通脹問題能否得到解決,亦取決於上述措施是否足夠嚴厲,「用加息25點子來應對5%的通脹率,明顯是不夠」。
此外,該行又預計,2011年信貸季度分配將十分關鍵,若按以往「年頭鬆,年尾緊」的慣例,明年初的通脹壓力又將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