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學減班方案昨日公佈,學界預料會有約100間中學響應。不過代表22間傳統英中名校的補助學校議會表明,該會八成學校因已轉為直資或有直屬小學,沒有減班空間,只有三、四所中學會考慮,向政府潑了一盆冷水。
記者:倪清江
教育局昨公佈「加強版」自願優化班級計劃,參加的中學在減少一班後,每年本應削減兩個編制內教席,但教育局會給予每校每年最多六個額外教席,讓學校可保留超額教師,但整體教席不得多於減班前,學校因而毋須解僱多出教師人手。過渡期為六年,由第七年起才需分三年,削減該六個額外教席。
各校最遲可在明年2月25日前決定是否參加,教育局會因應各區學額需求,決定有關學校由2011/12學年或2012/13學年開始減班。本學年的已減班的23所中學,可獲同樣權利。
津中議會料100校參加
孫明揚昨聯同由八個中學議會和18區中學校長會組成的聯席會議,呼籲學界積極參加,又強調減班方案以學界福祉和學生整體利益為依歸。孫不估計會有多少間中學參與,津中議會主席廖亞全有信心,會有100間中學參加。
不過在場的補助學校議會主席譚兆炳則稱,撇除已轉為直資的六間會員學校,其餘十多間因有直屬小學,減班後中一學額將不夠小學部學生升讀,因此不能減班,只有三至四間沒有直屬小學的會員學校正在考慮,即八成都不會減班。
補助學校議會有22間會員學校,半數是百年老校,包括已轉為直資的拔萃男書院、聖保羅男女中學和英華書院,以及有直屬小學的喇沙書院、香港華仁書院和協恩中學等。
孫明揚本周一信誓旦旦官立中學全體必須減班,自揭「假自願」真面目,他昨日三度被追問當局是否以長官意志向官中「大石壓死蟹」,他都以和稀泥態度含糊其詞,「政府作為官中辦學團體,需要審慎處理。同時要考慮我哋點樣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他又表示教育局與直資學校有服務協議,不能要求他們減班。
教育局副局長陳維安其後向傳媒簡介時,也迴避官中是否必須減班,「最終大家會有好滿意結果,會繼續同佢哋傾」。各官中由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管理,主席是教育局高級官員,副秘書長葉曾翠卿被問及在學校決定時,有關官員會否保持中立或不投票,她即突然黑面,又稱她過往任官中校管會主席時,未曾需投票作決定。
教育局中學減班方案
‧開始減班的六年內,各校每年享最多六個額外教席
‧遇教師流失,可增聘教師填補額外教席
‧額外教席可計算在主任級及學位教師比例內,確保校內升級制度不受影響
‧六年過渡期後,額外教席分三年逐步取消,每年兩個
‧用盡額外教席後仍有過剩教師,九年期內可繼續保留
‧如果第十年仍有過剩教師,教育局會酌情處理
‧開始減班後連續五年,每年可獲25萬元額外津貼
‧適用於官立和津貼中學
資料來源: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