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審計署調查65間直資學校,最富貴一間累積營運儲備高達2.2億元,原來真身是預科名校恒生商學書院,該校今年更大幅加學費五成,由6,000元加到9,000元。恒商校長崔康常昨指,該筆儲備並非來自學費收入,而且要留作籌建私立大學,否認校方「斂財」。
審計報告不點名指恒商累積營運儲備多達2.2億元,校長崔康常昨接受查詢時表示,該筆儲備並非校方持有,而是屬於辦學團體恒生商學書院有限公司,而該公司轄下還有「恒生管理學院」,正籌備成立私立大學。
校方指款項屬辦學團體
該筆巨款是恒商成立初期,透過投資和滾存得來,並非學校營運收入的盈餘,每年還會從利息收入撥款支持學校營運,「唔係來自學費,否則唔會有幾億,政府搞錯咗,教育局啲人知,審計署唔知」。他指該筆巨額儲本不能隨便動用。
面對巨額儲備,恒商今年卻大加學費五成,崔康常解釋是因為早年曾將學費由12,000減至6,000元,引來赤字,惟有加學費至9,000元,還指「我哋一年頒獎學金都幾百萬」。
經濟學家關焯照建議學校減低信託儲備比例,改持更多現金做定期存款或其他投資,彈性運用,以免家長感到校方「斂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