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近期多次發表關注樓市走勢的言論,似影響產業署昨日拍賣物業競投意欲,該署昨日委託測量師行拍賣10伙港島豪宅,其中大坑愉富大廈3伙,全軍覆沒要收回,其他單位的反應也未如7月底舉行的拍賣會熱烈,反映買家出價審慎。昨日售出的7伙,涉資1.544億元。
愉富大廈三伙俱流拍
由於政府8月份開始連番出招穩定樓市,近日又一再聲稱會有後著,多少影響昨日的競投氣氛。除薄扶林碧瑤灣41座中高層單位,及摩星嶺翠海別墅A座低層單位,較多競爭,各有10個及7個號碼牌,最後較開價各高約20.5%及16.9%成交,成交價各為2470萬及2630萬元,碧瑤灣單位的溢價幅度,但仍較市價平9%。
其他成交單位的競價者不多,碧瑤灣43座14字樓單位及41座10字樓單位,更要由單一買家獨自承價至產業署的底價水平,才能成交。
至於昨日開價最高,由2500萬至3000萬元的愉富大廈A座3伙,競投反應冷淡,不是未到底價、便是沒有買家承價,最終全部收回,與7月份時熱烈反應大相逕庭,當日拍賣的3伙,承價由17至22次不等,成交價較開價搶高22至41%。
負責是次拍賣的美聯測量師行董事林子彬認為,政府之前調低樓價2000萬元以上物業的按揭成數,對昨日拍賣氣氛有少許影響,加上愉富大廈開價較同區二手價略高,買家可有其他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