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七年來首次出現人類感染H5N1禽流感個案,59歲女病人上月與家人到大陸旅遊,返港翌日發病,其後痰中有帶血症狀,惟兩度求醫均未有即時發現,延至周日才入住屯門醫院,目前情況嚴重。她在內地及回港後曾出入街市。港府認為病人於內地從雞隻感染禽流感機率較大,暫未有人傳人迹象。不過,禽流感權威管軼指病人病情持續半個月,不應完全排除在本港感染,加上血痰明顯是禽流感病徵,批評醫護疏忽,「香港還沒有吸取教訓」。
記者:陳凱迎、林浚川、李偉民
居於屯門安定邨的女病人上月23日,與女兒及60歲丈夫一同往上海、杭州及南京自由行,並入住親友家中,至本月1日回港。翌日女病人開始流鼻水,4日後發燒、咳嗽並痰中帶血,至本月12日曾往屯門醫院急症室求診,獲處方藥物後離去,後來因病徵持續,入住屯門醫院,其後證實感染禽流感病毒引致肺炎,現時情況嚴重,正服用抗病毒藥物。女病人昨晚轉送瑪嘉烈醫院隔離,入院前她也曾向私家醫生求診。
港已將個案報告世衞
女病人在內地逗留期間,曾到街市,也曾吃雞,但無接觸活家禽,也無出入農場;她回港後於本月初曾到屯門置樂仁愛街市。其丈夫曾流鼻水及咳嗽帶痰,但已康復,女兒則無病徵,兩人已入院並進行測試。曾與女病人同房的5位屯門醫院病人未有病徵,當局會繼續監測情況。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承認,禽流感對本港及內地地區的風險提高,各方應提高警覺,醫管局的流感應變級別已由戒備提升至嚴重,也會加強抽驗雞隻樣本。當局已將個案報告世衞。
由於女病人回港不久已病發,周指當局認為她在內地感染的機率較大,「但都唔排除可能係本地感染」,強調病毒暫未有人傳人的迹象。
內地對上一宗人類禽流感個案在今年6月公佈,但中文大學醫學院呼吸科主任許樹昌指出,內地及本港周邊地區間中也發生禽流感個案,內地未必能百分百監察所有爆發個案。對於上述女病人的情況,許認為女病人在月初發病至接受特敏福治療,時間可能已逾一周,效果未必顯著,「最好係頭兩日落藥」。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教授管軼指出,女病人明顯被誤診,「血痰是禽流感或沙士明顯病徵,一般肺炎很少有」,質疑醫護人員疏忽,女病人入院前兩度求診都無發現患上禽流感,入院後更安排她與其他病人同房,增加傳播風險,直斥「香港還沒有吸取禽流感教訓」。
管軼疑婦在港感染
管軼指,禽流感一般可在10天內奪命,但上述女病人發病至今已逾半個月,「情況好特殊」,當局應謹慎考慮患者在本港感染的可能性。
本港是全球第一個出現人類感染H5N1的地方,97年禽流感首次襲港,18名感染者中有6人死亡;至03年,一名33歲男子感染H5N1後死亡,其9歲兒子其後也證實感染。
女病人感染禽流感經過
10月23日
與丈夫及女兒到南京、上海及杭州旅遊,其間到過街市及食雞
11月2日
返港後翌日,開始流鼻水
11月5日
出現發燒、咳嗽及痰中帶血症狀
11月12日
到屯門醫院急症室求診,獲處方藥物,並無入院
11月2-14日
曾向私家醫生求診
11月14日
進入屯門醫院治療
11月17日
確診感染禽流感H5N1,情況嚴重
資料來源:衞生防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