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轉審慎大碼貨止賺美孚海景戶九個月漲五成收割

樓市轉審慎大碼貨止賺
美孚海景戶九個月漲五成收割

【本報訊】股市風高浪急,市場對資產泡沫風險亦提高警惕,部份業主開始止賺離場。龍頭屋苑荔枝角美孚新邨,過去兩日連錄兩宗逾千萬元成交,原業主持貨不足一年。其中中層1775方呎單位,剛以1338萬元易手,屬該類單位最大額成交,造價9個月急升49%。 記者:湯家明

九龍區首個平均呎價升破97高位的屋苑美孚新邨,樓價持續上升。中原高級分區營業經理黃惠霞表示,美孚新邨過去兩日,一日一宗逾千萬元成交,並出現較少見的大碼單位短線轉售個案。

1338萬同類最大額成交

上述剛易手的1775方呎單位,位於8期百老匯街104號中層A室,屬「凹海」大單位,原業主今年2月斥資900萬元購入,曾叫價1350萬元放售,與買方一輪還價後,最終以1338萬元成交,呎價7538元,成同類大單位歷來最大銀碼成交,單位於9個月內急升49%。原業主勁賺438萬元,扣除佣金、釐印費等開支,淨袋約380萬元。

上月短線炒賣降近兩成

另外,3期百老匯街78號中層C室,1750方呎,亦屬「凹海」單位,以1308萬元沽出,呎價7474元。據知,原業主為外區投資客,於今年5月,趁市況略為回軟,市場觀察政府9招12式威力之際,吼準上述單位業主減價一成,以1075萬元接貨,完成交易後即放售,是次轉售,持貨僅半年,造價急升22%,獲利233萬元,扣除釐印費及佣金,仍袋約168萬元。
黃惠霞指,美孚新邨「凸海」及「凹海」單位放盤約8至10個,由於兩類單位景觀較佳,「凸海」戶景致更較「凹海」遼闊,叫價徘徊1100萬至1600萬元。對於美孚罕有地連接錄得逾千萬元成交,她相信是市場對大單位需求增加。
不過,今年樓價已累積一定升幅,儘管資金氾濫及低息推動樓市,惟市場正觀察後市上升動力,短線炒賣料減少。利嘉閣數據指出,上月全港錄得274宗短線轉售成交(持貨90天內轉售),較9月的340宗下跌19%,九龍區這類個案減幅最大,由9月的130宗減至上月90宗,跌幅31%。而上月十大最賺錢短線成交中,逾千萬元個案佔去3宗。其中,紅磡海名軒2座中層,原業主持貨58天,以2800萬元沽售,賬面賺250萬元,為賺價最大的成交。

美孚新邨大單位放盤

百老匯街66號中層A室
面積:1767方呎 叫價:1380萬元 呎價:7810元

百老匯街108號高層B室
面積:1833方呎 叫價:1480萬元 呎價:8074元

百老匯街66號高層C室
面積:1767方呎 叫價:1300萬元 呎價:7357元

百老匯街8號高層A室
面積:1835方呎 叫價:1500萬元 呎價:8174元

資料來源:中原/美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