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股壇:大新銀行供得過 - 齊明

點股壇:大新銀行供得過 - 齊明

大新銀行(2356)及大新金融(440)連環供股,分別集資10億元及12億元,因控股影響,實際於市場集資14.6億元。
大新銀行10供1,每供9元,集資約10億元,大新金融8供1,每供36.89元,集資12億元,因持有大新銀行74.13%,已承諾供股,而大新金融控股股東亦承諾供股38.84%,實際於市場集資14.6億元,如以向公眾股東集資計,實際只是10億元左右。
大新銀行供股用途,是提高核心資本充足比率(6月底為10.7%),大新金融供股用途,是為大新銀行供股7.42億元,其餘作為一般營運資金及進一步發展金融業務。

谷大資產似有所圖

兩者的供股,始自大新銀行,而大新銀行的供股,並無逼切性,核心資本充足比率已達10.7%,仍要供股集資,但高比率確實可以支持業務的持續發展及增長。既然子公司供股集資,母公司大新金融當有理由供股,而附帶的一般營運資金及進一步發展,也是合理的理由。
既然無逼切性資金需求而供股,若干陰謀論者認為是谷大資產,以便於日後出售時獲利更多。大新銀行現時資產值115億元,供股後增至125億元,如以PB2.5倍出售,供股所增的10億元可售25億元,最終控股股東實佔28.8%,可多賺4.32億元,所付成本是4.66億元,是一項化算的安排,問題是大新銀行是否出售以及以多少倍PB出售。
從另一角度看,大新銀行上半年存款較去年底只增0.3%,而貸款則增11%,由於存款利率低,難吸引存款,而市場對資金亦有需求,因而貸存比率(包括存款證)已由去年同期的64.3%升至70.4%,流動資金比率已降至48.6%,去年同期為56.4%,去年底為57.3%,儘管這些比率仍在合理水平,但若業務再行發展,或將使核心資本比率有所下降,供股是未雨綢繆的安排,並非無理由,況且最終控股股東也供股。
6月底,大新銀行每股資產10.34元,大新金融為46.15元,供股後大新銀行為10.22元,大新金融為45.08元,似乎大新金融供股價較低,但大新銀行是主力,如有收購概念,亦只限於大新銀行,其實兩者均值得供股,尤以大新銀行為然。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