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星期節目真多,不是演出就是講座,只恨分身乏術,顧得了甲不能不放棄乙。寫這篇稿的時候,正在心大心細,不知道做完功課應該趕去男拔萃看張繼青姚繼焜兩位老師示範《牡丹亭》,或者到文化中心聽坂東玉三郎演講。接下來的四天,有榮念曾擺觀眾上台的《舞台姊妹》,楊凡導演的崑劇電影《鳳冠情事》,新編張愛玲京戲《金鎖記》,中日版《牡丹亭》,以垮掉一代主將阿倫金斯伯作主角的同志片《詩吼》,樣樣開正我嗰籠,全部不想錯過。幸好《詩吼》下星期還有一場,不過又撞正黃國兆處男作《酒徒》首映,頭痛啊頭痛。
各種媒體不同級數的崑劇如此密集,的確非常罕見,戲迷有幸參照比較,福份幾生修到。張老師拿手的三夢,《牡丹亭》的〈驚夢〉和〈尋夢〉以講學形式在校園示範,之後由新秀劉煜擔任演出,半途出家的坂東則只驚不尋,而《舞台姊妹》就有重新演繹的片段。當然《鳳冠情事》裏老師在蘇州崑劇院教戲,唱的也是膾炙人口的〈皂羅袍〉,台上台下老中青杜麗娘齊齊淺顰低笑,白描了藝術手把手的傳承,壯觀得令人掉眼淚。《朱買臣休妻》的〈癡夢〉,十六號在男拔萃沒演,陶紅珍只演了〈逼休〉和〈潑水〉,兩星期前我倒在新光的崑粵專場看過,演崔氏的是出奇好看的邢金沙─她聯同岳美緹張靜嫻劉異龍等名角,明年一月會在西灣河和南蓮園池演折子戲和清唱,參與的包括我們的小朋友陳春苗,有心人敬請留意。不熟悉這齣戲的觀眾,一定要去看《鳳冠情事》,門票售罄就買同步上市的光碟:張老師爐火純青不在話下,現場收音之佳也絕無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