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單聽蔡琴的錄音室唱片,你不能想像她在演唱會的豪邁奔放,假如添上鹹濕笑話,就是一個靚聲的東方碧美娜─同樣喜歡自嘲美色欠奉,同樣充滿計算準確的戲劇性,同樣鞠躬盡瘁娛樂大家。俗艷的路線縱使當初針對的不是內地市場,巡迴大江南北倒天衣無縫,風靡大上海和小香港的老歌沒有記憶加鹽添醬,召喚眼淚的力量可能稍遜,然而那份無遠弗屆的歌姬威力,足以令所有經歷過饑荒的百姓稱臣。較諸帶頭污染勞動人民精神的小鄧,她多了一層介乎camp與kitsch之間的通透,不停殷勤放送「來來來,喝完了這杯再說」的潛台詞,真情流露和角色飾演交替之餘還交叉。唱的唱得高興,聽的聽得開心,她的彩鳳隨鴉既不是折衷也不是變節,而是生活哲理的完成─王菲邀請你共同四季輪迴,她介紹你享受豐腴的現世,一個參拜不吃人間煙火的安東尼奧尼,一個追隨化馬戲班為神奇的費里尼。
兩個多小時的節目,而且未來一年還要大城小鎮輪流唱,太用力是不行的,整晚只有《情人的眼淚》、《不了情》和《三年》幾首歌落重藥,其他都是不費吹灰之力過萬重山的輕舟。這就是她的專業:炒過一遍又一遍的冷飯不但不覺僵硬,入口還有絲絲原味,音色之美毋庸細表,每隻字居然都打磨得玲瓏剔透。希望她偶爾荒腔走板,簡直癡心妄想,所以最後觀眾即席點唱,《幾度花落時》忘了半句歌詞,跡近意外之喜。是「隨那流水寄給你」─從來不擅記詞的默唱者反而記得,大概太有這種欲語無從的經驗,事無大小統統委託青鳥代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