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戰爭之阻截熱錢】
美國聯儲局推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QE2),令熱錢湧入新興國家,引發通脹升溫,連續3個月按兵不動的南韓央行昨終再加息,並20個月來首次撤回維持寬鬆政策的承諾。
據報道,該國將於年底前推資本管制措施,意味央行日後可專心抗通脹,毋須擔心加息會加劇熱錢湧入情況,是繼台灣及內地後,再有區內國家出招抗QE2帶來的熱錢洪流。
加息0.25厘 今年第二次
南韓央行昨加息0.25厘,至2.5厘水平,是該行今年7月恢復加息後第二次。行長金仲秀表示,因應該國經濟和通脹前景,即使今次加息,貨幣政策仍寬鬆,暗示該行會進一步加息。南韓上月通脹率飆升至4.1%,超出央行2010至2012年目標上限,該行上周將今年通脹預測由2.8%上調至3%。惟礙於全球經濟不明朗及韓圜走高,上月出乎意料按兵不動。
ANZ證券報告稱,南韓早應加息,目前政策過於寬鬆,即使韓圜近數月續升,但兌美元滙率仍較金融海嘯前低約10%,故擔心韓圜升值並非央行不加息理據。滙豐經濟師FredNeumann預期,今次是該行年內最後一次加息,料明年再加息0.75厘,至3.25厘。但經濟師普遍認為,該行需加息至4.25厘才回到中性水平。
泰央行隨時出招堵熱錢
專家指,月初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峯會支持新興國家透過資本管制,阻止過多熱錢湧入,加上南韓政府近期再三強調,正研究推行資本管制措施,令南韓央行可專注維持物價穩定。RBC資本市場策略師杰克遜表示,南韓加息反映亞洲各國目前關注的不再是增長放緩及外部需求疲弱,而是通脹壓力升溫。
聯儲局月初擴大量化寬鬆後,中、台、澳洲等相繼出招遏熱錢。南韓財長尹增鉉周一表示,該國將制訂措施,降低外資進出該國時引發的波動性,目前考慮的措施包括對外資吸納當地債券徵稅,及收緊對外資銀行買賣外幣衍生工具的監管等。
另外,泰國央行副行長AtchanWaiquamdee昨被問及會否採取更嚴厲措施壓抑資金流入時,指央行仍有很多招數,但會權衡利害才決定。
各地出招抗QE2
‧澳洲及南韓加息
‧中國加息、限制外籍人士買樓
‧台灣禁外資投資當地定期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