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本周初延續上周五調整,在周一先行高開(內地在周末並沒有加息),但股巿很快便由升轉跌,最終恒指以接近全日最低位收巿,最終港股在周一下跌近200點,險守24000點心理關口。值得留意的是,內地A股在周一走勢其實和港股相反,A股在下午臨近尾聲時大力反彈,領軍的是一眾內銀股,最終在全日高位收巿,而上證綜合指數亦成功收復3000點心理關口。不過,港股昨日的情況和上周五一樣,也是在下午受A股跌幅所累,最終A股和港股也跌穿主要心理關口(分別為3000點和24000點)。經過幾天調整,若A股在未來幾天能稍喘定,不再大幅波動,那也許港股這一波調整亦過了最急劇一段。
不過,大巿經過這次急跌,加上已漸近年尾,短期內強力反彈或大升機會不大。畢竟很多基金經理直至8月底還是沒很好表現,幸好經過9月及10月的大升浪後,總算能夠交出一份合格成績。因此他們在最尾關頭照理不會大額增加風險,以防大巿真的逆轉,那辛苦所賺的正回報便會付諸東流。
基金料增藍籌倉位
與上述原因類似,筆者認為臨近年尾,一眾大型基金亦可能會減少對中小型以及轉型消息股的倉位,反而可能會增加大型藍籌倉位。這是因為如果有突如其來的壞消息衝擊,而基金主要持有小型或消息股,那可能會出現股票流動性不足讓基金斬倉離場情況。相反,如果基金倉位是以指數成份股為主,他們的流通量應可讓基金輕易轉身以應付巿場轉變。況且如果大巿轉差,基金可輕易離場,而基金經理亦可提早放聖誕假。另一方面,若利好消息出現支持大巿再升,而基金倉位以藍籌大價股為主導的話,亦不會導致有跑輸大巿問題出現。
楊延德
中環資產投資有限公司董事
mailto:[email protected]
逢周二、三、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