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消費者委員會測試發現,市面上部份嬰兒衞生用品含菌量過高,其中一款洗髮露更大幅超出標準上限59倍,另一款高檔沐浴露亦超標13.6倍。皮膚科專家指嬰幼兒皮膚薄,較易受細菌感染,家長須留意產品有否變味,子女使用後皮膚和眼睛有否出現不良反應。
記者:張文傑
消委會測試的50款嬰兒和兒童衞生用品樣本中,售價69元的110毫升裝NUK嬰兒洗髮露,菌落總數每克達30,000CFU(ColonyFormingUnits),屬全部樣本中最高;售價110元的300毫升裝Balma-Baby天然麥麩嬰兒沐浴露,菌落總數為每克7,300CFU,兩者含菌量均遠高於內地《化妝品衞生規範2007》不可大於每克500CFU的規定。
NUK已回收銷毀產品
海關調查後,NUK的供應商已回收並銷毀有關超標產品,NUK指已要求澳洲生產商調查事件,現仍未找出超標原因。Balma-Baby稱,該批次產品本應去年已回收,可能期間出現錯漏,令市面上仍有售。
皮膚科醫生陳厚毅指嬰幼兒免疫力發展未健全,易受細菌感染,受感染機會更大;使用微生物含量超標的沐浴用品,若皮膚有傷口,或接觸眼睛、生殖器官等,可能增加受細菌感染的機會。
有毒化學物未超標
此外,11款樣本驗出含微量二噁烷,全部低於規定含量上限。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的研究指出,短時間接觸低濃度的二噁烷氣霧,可能引致眼睛和呼吸道的刺激反應,接觸劑量高更可能令腎、肝出問題。消委會指沐浴露與皮膚接觸的時間甚短,且會被冲洗掉,正常情況下上述樣本中二噁烷含量水平對消費者不構成安全威脅。
測試又發現,四款樣本驗出微量游離甲醛,但無超出規定含量上限。陳厚毅指甲醛溶液對皮膚具刺激性,不當使用或長時間接觸可引致乾燥、脫皮、龜裂甚至皮膚炎及出紅疹。在眾多樣本中,佳之選嬰兒沐浴露是唯一同時含有二噁烷及游離甲醛。所有樣本均不含水銀、鉛和砷三種重金屬。多個被發現產品有二噁烷或游離甲醛的生產商均表示,生產過程無加入有關成份,相信是過程中原材料間相互反應產生出來的副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