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內地車股難維持高估值 - 譚紹興

投資學堂:內地車股難維持高估值 - 譚紹興

筆者的好友Sam乃北美著名大學商學院的教授,近年忙於撰寫有關內地汽車業的論文,走訪多間內地大型汽車企業,日前終於完成其論文,又可與一眾好友飯局。既然阿Sam花了差不多兩年多時間研究內地汽車業的發展,雖然學術味較濃,但照理對內地汽車股也應有一定認識,故在飯局中,筆者不忘向他諮詢某間近期股價急挫的內地汽車股及其他汽車股的問題。
據阿Sam指出,汽車企業的成功發展模式,一般是首先由製造一架車作出發點,而逐步尋找相關的零件,以達到完成生產整部汽車。至於近期股價急挫的汽車股,由於該汽車股最初是以生產個別汽車零件為主,隨後才逐漸開始製造汽車,故其企業發展過程剛巧與上述成功的發展模式呈相反方向。簡單來講,阿Sam對其日後進一步的擴展能力略有保留。
最有趣是談到中央遠在1992、1993年間已經規劃了內地汽車業的均衡局面,即使巨富訪華也不能改變這格局,扶不了它上位。

吉利擴展模式佳

另一方面,現時吉利汽車(175)生產的汽車,雖然在質素方面仍有不少改善空間,但其擴展模式不錯,再加上母公司收購了Volvo,日後吉利將可借助Volvo的高超技術來改善其生產汽車的質素。
談到汽車股,查實本周亦是美國汽車業的大件事,早前在金融海嘯時被除牌,最後被美國政府接管了的汽車巨無霸GM,若一切順利,則其IPO可望在本周上市,而據報道內地最大的汽車股上海汽車亦將入股GM。同時綜觀全球汽車巨無霸的估值,例如GM的IPO市盈率大約為5.1倍、Ford的市盈率為8.5倍、Toyota的市盈率為26倍,及Honda的市盈率為10.2倍,相對上,內地汽車股已不算太便宜,若無強勁增長配合,估計不容易維持高估值。
譚紹興
證監會持牌人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