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模型看企業質素比較經營資產

三個模型
看企業質素比較經營資產

由光大集團、建銀國際到華鷹基金,應玉明在股壇上積累多年實戰經驗,憑藉其「三個投資模型」,曾令光大資產管理成為光大集團在香港最賺錢的公司。

長短倉兼備

應玉明稱,三個投資模型是長短倉、投資質素指數及估值,長短倉模型是同時持有股票長倉及期指短倉,持倉比率是根據公司對市場估值釐定,再調整長倉及短倉分配,估值低會增加長倉,減少沽空期指,反之亦然,07年時市場價格較合理估值為高,便將淨持股倉位降至30%,令基金在10月股市下跌時減少損失。
中國企業的財務數據一向混亂,所以他便自創投資質素指數模型,評估企業質素,「你看年報是看不出管理質素的,你要去訪問公司主席……我投資很多錢的股票,一定會訪問那家企業很多次」,多次接觸後才會增加注碼,就如今年被華鷹列作投資首選的企業,過去6個月應玉明便跟管理層會晤5次。
至於估值模型,便是僅以經營性資產來比較兩家企業。他解釋,即使兩間公司隸屬同一行業,但財務結構也會有異,因此比較市盈率(P/E)或市賬率(P/B)都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