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林前東主柳和清自上海來,約了周蜜蜜與我一起午膳,講了幾家菜館老人家都不願意,還是要去已不再是他的功德林,問他:與你以前的出品比較,如何?他沉吟了半晌,說了一句:自是有所不及。
這當然是因為仍未忘情於已拱手讓人的這家店子吧;忽然的,我覺得自己比他想得開,什麼不捨啦,不如從前啦,想當年啦。在一個重要的關口,對於自己的選擇竟瞻前顧後,牽絲攀藤,萬般難捨等等。什麼都可以,一旦決定了,以後種種,更好或更壞,更成功或更失敗,已經不能佔據你的思緒了。尤其是對於人,若是要離開,一定有不能不如此的理由,此後兩個生命再也沒有牽連,誰佔了誰的便宜,誰辜負了誰,又怎麼樣呢?人生道路上誰不曾遇到過類似的事,到得後來還不是笑看風雲過,隱約的一聲沉吟嘆息,只有自己聽得見吧。
在那些大小機構擔任過高低職的,不也是這樣嗎?說什麼老闆碰見我,對我說起自君別後,再也找不到一個像你這麼好的夥計……你當真嗎?那是成功的老闆,有風度的紳士淑女才會說的話,難道你要硬逼着他對你說:你不走,我不會那麼成功,你一走,天都光晒,啊哈,若他真那麼非你莫屬,當年不千方百計拚老命把你留住才怪。千萬別當真,多謝一聲就此再次別過可也。
人生道路當然不是只有一條,過了那個村,不再是那個店,別老是在燈火闌珊處回頭看,告別就是告別,緣盡緣起緣滅,各有因由,分了手的情人尤其如是,想要再繼前緣的,換來的怨恨只會更深,浪費的感情也只會更長。
對素食一向不偏好的我,佈了一匙羮良鄉栗子給柳和清,對於這個賣掉情人,衣錦榮歸,如今又滿不是味兒的坐在這裏品嚐昔日滋味的人,開解式的說:至少,這良鄉栗子還是當年的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