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藥用藥:尿片性皮炎

知藥用藥:尿片性皮炎

尿片性皮炎(NapkinDermatitis,俗稱尿布疹)是一種常見於幼兒的皮膚病,大概有35%嬰兒曾經患有尿片性皮炎。輕微的情況會引起紅疹、紅斑,嚴重的可能會引致潰瘍。長時間出現紅疹可能代表皮膚已受到細菌或真菌感染。紅疹通常分佈於與尿片有接觸的地方,包括肛門周邊地方、屁股、生殖器官及下腹等。

凡士林作保護

注重衞生是預防及治療的關鍵,勤換尿片、勤清洗是有效的預防及治療方法。此外,在皮膚表面塗上一層保護劑能減少水份的流失及保護皮膚免受刺激物的侵襲。氧化鋅(ZincOxide)和凡士林(Petrolatum)是十分有效的保護劑,每次更換新尿片時,可在嬰兒的皮膚表面塗上一層保護劑,它有阻隔作用,可保護嬰兒的皮膚免受尿液及糞便的刺激,同時能保持皮膚濕潤。
若皮炎嚴重時便需要使用輕度的外用類固醇藥膏如1%Hydrocortisonecream,雖然外用類固醇是有效的療法,但須小心使用,薄薄的塗一層於患處便可,不應過量使用,每日兩次,療程期為一星期。如患處出現損傷的情況,便應求診,因破損的皮膚較容易受到細菌或真菌感染,因此不建議家長自行處理。
撰文: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