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泡沫,但不像97、07年大」基金專訪 華鷹基金港股恐調整10%

「有些泡沫,但不像97、07年大」
基金專訪 華鷹基金港股恐調整10%

以服務機構投資者為主的華鷹基金自06年底創立以來,一直在中國概念長短倉基金界別中名列前茅,首8個月回報約14%,不僅跑贏恒指,更是長短倉基金界別首位。華鷹創辦人應玉明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目前恒指被高估了20%,年底前可能出現10%至20%調整,倘調整沒有如期出現,明年港股難以樂觀。
記者:陳韻妍

港股上周五跌477點,應玉明指相信會再跌約5%,然後再調整,畢竟之前升得太急,投資者可趁低吸納中小型股份。

宜趁低吸納中小型股份

應玉明縱橫股海17年,曾在光大集團、建銀國際等資產管理部門,擔任董事總經理,投資經驗豐富。他說:「港股過去兩個月在投機熱錢帶動下一直向上走,升得太快,過去兩個月到11月首星期,股市連續升了差不多20%,有點像07年9、10月,不太健康……應該有些泡沫,但不像97、07年般那麼大」,因為07年股市被高估了50%,現時僅被高估20%。
他坦言:「目前升勢由熱錢帶動,熱錢隨時可以走,一走股市就下跌……港股的合理價格應在兩萬多一點」。港股受中美市場影響,任何一邊有風吹草動都會拖累港股,因此估計恒指年底前或調整10%至20%。
港股歌舞昇平,樓市亦在內地資金湧入下一片火紅,連前金管局總裁任志剛亦指,本地樓市已不再是700萬人的市場。應玉明認同,內地資金來港炒樓,是導致本地樓價節節上升的重要原因,他指,要解決樓價偏貴的問題,還是要靠增加土地供應。

對於有人擔心樓市重演97年泡沫爆破,他認為:「現在的(樓市)泡沫不是很大,只是貴了一些,給我們的感覺不像97年那麼瘋狂……這是一個小小的泡沫,泡沫不大的時候可能還會升,變成更大……以氣氛來看,還會再升一點,但應該也差不多了」。
不過,應氏表示,若計及收入佔樓價比重,香港樓價泡沫還未及內地般嚴重,所以中央才會大力打壓內地樓價,被問及內地何時推出房產稅,他稱,今年推出的可能性不大,現時在內地買樓已不再是一項好投資。

應玉明簡歷

現職:06年底創立華鷹基金,現時擔任華鷹的基金經理
曾任:
‧94年加入英國Cresvale國際資產管理(香港),位至研究部主任
‧95年加入光大集團,位至光大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管理資產50億元,是光大集團在香港盈利最多的公司,2000年利潤10.3億元
‧創立華鷹前出任建銀國際資產管理公司董事總經理、中國稀土(769)總裁
學歷:英國Strathclyde大學(投資學)工商管理博士

-三大投資模型-
‧長短倉:持倉比率是根據公司對市場估值來釐定,再調整長倉及短倉分配,市場估值低會增加股票長倉,減少沽空期指,反之亦然
‧投資質素指數:根據企業的管理質量、經營模式及過去表現去評估企業的投資質素
‧估值:將企業經營性及非經營性資產分開計算,僅以經營性資產作比較企業之用

-華鷹基金戰績-
‧08年 華鷹基金:-26% 恒指表現:-51%
‧09年 華鷹基金:+89% 恒指表現:+62%
‧10年1至9月 華鷹基金:+18% 恒指表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