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魚 - 高慧然

三文魚 - 高慧然

酷愛日本料理的我,幾乎對所有的刺身來者不拒,偏偏無法接受三文魚。口感這回事,真正無可理喻,我不喜歡牠柔膩的質感,不喜歡牠偏甜的味道。只是,當同樣的特徵出現在帶子那兒,我的味蕾往往被牠的柔膩和鮮甜降伏。抗拒一種食物,跟抗拒一個人一樣,很多時候不需要理由。當我們不喜歡一個人的時候,連對方呼吸的聲音,都是一種罪惡。
三文魚加工成煙三文魚之後,肉質收縮了,口感不再柔膩,味道也由甜變鹹,雖仍非我的那一杯茶,加一兩片在沙律中,跟清香的蔬菜拌在一起,加一兩滴意大利醋,心血來潮,決定寵幸牠一回的時候,也能幹掉一兩片。
偏偏在香港及中國內地,三文魚刺身是粉絲團最龐大的魚生。很多人說去吃魚生,基本上就是獨沽一味去吃三文魚。自助餐若不提供三文魚,等同於不設刺身吧。這種魚,肉色橙紅,透着暖洋洋的喜氣,看着令人心喜。牠的另一個特徵是,即使時間長了,變得不新鮮了,看起來仍鮮活美麗。這是許多廉價放題願意大量供應三文魚的原因,因為別的魚生一旦不新鮮了,馬上就得丟棄,三文魚還能騙食客一兩天。
如果不作食用,只作觀賞的話,三文魚會是我熱愛的魚類。牠們有逆境上游的勇毅,死了以後,仍然橙紅艷麗,散發一股活色生香的魅力。是死後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