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共同體:不期望 不失望 - 盧覓雪

男女共同體:不期望 不失望 - 盧覓雪

廣州亞運剛開幕,香港派出歷來最龐大的參賽隊伍,共395個運動員出戰,一般人都放眼港隊能否保持上一屆多哈亞運所得的6金12銀11銅的成績,這個當然是未知之數,只是稍有跟進香港體育發展的人大概都知道,今時唔同往日,寄語一句,不抱過度期望,不致過度失望。
就好像香港亞運足球代表隊,在分組賽中3戰2勝1和得7分成績,以小組次名出線,進入16強淘汰賽,這個成績賽前有沒有人夠膽講實得?就算係港亞足隊教練,外號「招積」的曾偉忠亦不敢那樣「招積」,而今叫人喜出望外的成績,當然叫那些等了半個世紀的老球迷叫好,因為這已經是香港相隔52年後,第2次打入亞運淘汰賽了。
自從1951年第1屆亞運會在印度新德里舉行至今,才不過59年歷史以及第16屆而已,常聽到香港足球有一段日子堪稱亞洲第1,那是幾時呢?翻看資料,開始有點眉目,原來在1958年東京亞運的分組賽中,香港代表接連擊敗東道主日本和菲律賓,以小組首名出線,但在淘汰賽階段才以2:5敗於印度腳下。可惜這一切都無緣目睹。

港足等半世紀入16強

香港亞足的前輩們當年的佳績,或許可以帶來一些啟發,就是入了淘汰賽即刻敗陣,即使是以小組首名出線。換言之,我們不該對將會舉行的賽事抱有太高期望,因為淘汰賽即要面對排名比香港高超過50位的阿曼。
但特首曾蔭權話要撲飛去捧場,這肯定是對亞足隊的支持,就像去年12月在香港舉行的東亞運,在決賽當天親臨大球場打氣,睇住港隊如何僥倖贏得冠軍那樣。事實上,淘汰賽一輸即out,要睇真係趁手。
假如香港政府在體育發展有長遠的政策,在培育運動員有堅定的立場,在投放資源推動新興項目有開放的態度,香港人是否需要等足半個世紀才等到今日呢!
文:盧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