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憂慮中國再推緊縮措施遏抑通脹,加上市場對愛爾蘭債務問題的憂慮升溫,拖累環球股市下挫,歐亞股市昨普遍跌逾1%,美股早段低開,資源股隨商品價格急跌,拖累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昨早段最多跌69點。
開市後半小時(本港昨晚11時),道指跌22點,報11260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6點,報2548點。英、德股尾段升0.1%至0.2%,法股則跌0.7%。
英特爾調高季度息
UniCredit策略師TammoGreetfeld表示,投資者擔心,為全球增長提供主要動力的中國即將收緊貨幣政策,為全球增長前景蒙上陰影。一名亞洲基金經理則表示,中國集中火力對抗通脹之舉,凸顯在多國推行寬鬆貨幣措施,刺激商品價格飆升之際,其他國家正面臨的風險,同時全球經濟復蘇目前仍然脆弱。
英特爾昨宣佈調高季度派息15%,至每股18美仙,明年首季起生效,行政總裁PaulOtellini表示,該集團營運表現理想,對前景充滿信心,故以現金回饋股東。
另外,《黑天鵝》作者塔利布批評聯儲局推出第二次量化寬鬆措施(QE2),透過購買國債刺激經濟的做法帶來極大風險,指儲局未完全了解箇中風險。他接受彭博資訊訪問時直言,儲局官員不懂何謂風險,並將他們與1998年因錯估形勢而導致長期資本管理(LTCM)倒閉的管理層相提並論。
美消費者情緒5個月高
瑞銀策略師JonathanGolub表示,在管理層持續削減成本下,美企盈利可望持續優於預期。據彭博資訊統計,除金融機構外的標普500指數成份企業平均邊際利潤率上季升至11%,是05年以來最高。摩通分析員早前預期,企業以低息舉債和削減成本對盈利的刺激作用到此為止。花旗分析員則認為,美企邊際利潤率升勢將放緩。惟Golub認為,在當前經濟環境黯淡下,管理層將加緊控制成本,相信大部份分析員均低估了削減成本策略的效用。
另外,密歇根大學消費者情緒指數由10月的67.7升至11月的68.3,是五個月以來高位,反映消費信心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