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石油價格飆升,突尼西亞有可能是將來北非的金融中心,因為現時整個北非都是以石油為主業,而又因歷史原因暫時尚未有金融中心在位,反而依靠遠在北面的倫敦來作結算。不過假如油價上升,北非油國日富,再加上現時突國有意加入歐盟與歐洲經濟為一體,以其位處北非與歐洲的油氣咽喉,最有可能變身為北非甚至整個非洲金融中心,加上它是前法國殖民地,民主開放、法治完善,實為回教國家首選。
突國首都為突尼斯市(Tunis),人口約1000萬,九成以上為阿拉伯人,其餘為柏柏爾人。主要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法語。伊斯蘭教為國教,少數人信奉天主教、猶太教。政治方面,突國保持中立,是非洲最穩定及最和平國家之一。經濟則自給自足,競爭力為全非洲之冠。
中突貿易額急增
突國在2007年人均收入為3148美元;GDP增長為6%。通脹率保持低企,2008年約為2.8%,其貨幣滙率兌港元與美元相若。經濟以農業、礦產、旅遊、石油及製造業為主。當地風景優美,有南歐的地中海風情,但中國人則很少,中國餐館只有幾間,所以對香港人來說絕對是商機無限。現時中亞能源(850)在突尼斯市設有辦事處,長駐工程人員,為KsarHadada區塊今年即將開鑽預備,是唯一香港公司在此。
突國的天然資源包括石油、天然氣、磷及鐵等。自1986年以來突推行貿易自由化政策,與歐盟及阿拉伯國家保持良好貿易關係,主要貿易夥伴是法國、意大利、德國、西班牙及美國。
中國和突國於1964年建交,關係穩步發展。近5年來,兩國雙邊貿易額均以超過兩位數的速度增長。2007年,中突貿易總額達5.12億美元(約39.9億港元)。
鄺社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