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和購質子治癌系統 減輻射量

養和購質子治癌系統 減輻射量

【本報訊】養和醫院耗資七億元引入全港首部質子治療系統,預料最快於2015年啟用。質子放射治療較現時常用的傳統光子放射治療療效更高,輻射能集中在腫瘤區域釋放,減低副作用,院方預計日後可將技術應用在較深入及複雜位置的腫瘤如肝癌、頭頸癌及兒童癌病。

耗資七億全港首部

養和醫院昨日與日本住友重工簽署合作協議,向對方購入全港首部質子治療系統,並會改建醫院部份空間,合共投放約七億元,預計2015年可啟用投入服務。醫院行政經理李維文指,由於現時仍在規劃中,未知最終需騰出多少空間擺放儀器及操作室,但預料屆時會有三部放射儀器,每日可為逾百名病人治療。
醫院高級醫學物理學家余兆基博士稱,現時傳統的放射治療屬光子治療,主要採用X光及伽瑪射線等,但其對腫瘤附近部位的正常組織,有較大輻射副作用。他指出,光子由外射至腫瘤位置,能量會逐步減少,故使用劑量較高才能抵達腫瘤並將癌細胞殺死。不過光子會穿過腫瘤達至腫瘤後面正常組織,故輻射副作用頗大。余兆基解釋,質子治療不同處在於由體外直射至腫瘤部位前維持同一水平,直至在腫瘤區域才快速釋放高劑量輻射,釋放後會完結不會穿透腫瘤,減少五至七成的輻射量。

加費限舊療法一倍

院方有意日後將技術用於治療兒童癌症病人,減低輻射對發育中兒童的影響,而一些現時較難處理的癌腫瘤如肺癌、肝癌、頭頸癌及腦腫瘤等,亦會應用新技術醫治。院方又指會日後病人使用新技術的費用,以不高於現時放射治療的收費一倍為上限,希望更多病人可使用新技術。未來會派出專科醫生、醫學物理師及放射治療師到海外接受三個月至半年培訓,學習熟悉儀器的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