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小學教師聲線障礙

四成小學教師聲線障礙

【本報訊】教書、訓導學生、開會,教師們要小心留意自己聲帶是否因長期工作出現問題。中文大學醫學院調查發現,四成二受訪小學教師有聲線障礙毛病,當中17.5%出現聲帶結繭、囊腫等病變,尤以女教師出現問題的風險較高。逾三成過去一年曾因聲線問題需要告假,每年平均兩天。
中大於08及09年於全港18區,每區隨機挑選一所小學,調查教師普遍聲線狀況。359名受訪教師中,有152人有聲線障礙,其中89人屬功能性聲線障礙,餘下63人曾出現聲帶病變,其中50人聲帶結繭,其他病變包括聲帶瘜肉、水腫等。

女性患病高2.25倍

造成聲線障礙的四大因素,分別為性別、課堂學生人數、上課時間及是否經常需要唱歌。女性因缺乏能修復及潤滑聲帶的玻尿酸,聲帶障礙的風險就較男性高2.25倍。
中大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教授唐志輝表示,有關問題已屬嚴重級別,值得教育界關注。病變一旦延緩治療,會對聲帶造成永久傷害,如持續聲沙或失聲。語言治療師羅家東建議,教師上課時數不宜超過35分鐘,教書時要放鬆聲線,上課後讓聲帶稍作休息,若發現經常性出現喉乾、喉嚨有異物等症狀應盡快求診,以減低患上聲線障礙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