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國集團(G20)第五次峯會,昨日(周四)在南韓首爾揭幕,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Obama)因狂「印銀紙」令美元貶值而犯眾憎,他為此辯護,堅持美國經濟復蘇才是強美元和全球經濟復蘇的最佳保證。美國財長蓋特納(TimothyGeithner)更聯同澳洲和新加坡財長在《華爾街日報》聯署撰文,單靠新興經濟體不足以撐起全球經濟。在美國好全球才好的潛台詞下,美國將自行其事「印銀紙」,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奧巴馬會晤表明美國應顧及發展中國家利益。G20兩大國火藥味濃。
美國本月初宣佈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QE2),再印6,000億美元(4.68萬億港元)買國債,製造大量熱錢游走新興市場國家,催生資產泡沫,引起全球炮轟。奧巴馬堅稱,在QE2政策協助下回復強勁的美國經濟,才是強美元和全球經濟復蘇的最佳保證。他前日給G20峯會與會領袖函件時強調:「美國經濟強勁才能製造就業、收入及消費,是對全球經濟復蘇的最大貢獻。」
新興經濟體難撐起全球
但他認為,單靠美國人重返舉債消費的日子,不能達致全球經濟的強勁和持久復蘇,其他國家不能再依賴出口到美國維持經濟增長,而要設法解決經常賬失衡(currentaccountimbalance)問題。美國要求中國、德國和日本等有貿易盈餘國家,多消費,少儲錢,並要求G20成員將貿易盈餘或赤字訂在該國GDP的4%內,以扭轉出口大國盈餘不斷增加,美國這類消費國赤字不斷上升的局面。
全球經濟復蘇步伐不一致,歐美停滯不前,但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卻出現大幅經濟增長,蓋特納與澳、星財長在《華爾街日報》聯署撰文,直指單靠新興經濟體不足以撐起全球經濟,因為新興經濟體僅佔全球GDP的1/3,要全球經濟復蘇,發達和發展中的經濟體應該合作,畢竟新興經濟體仍依賴發達經濟體的產品和服務,發達經濟體就受惠於新興經濟體的需求。
對於美國這種「美國好、全球好」論調,香港城市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主任曾淵滄表示認同,指美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只有美國經濟回復強勁增長,環球經濟才有望復蘇。至於如何進一步剌激美國經濟,他相信美國只剩下「損人利己」的印銀紙一招。他認為美國兩度推出量化寬鬆政策並未足夠,未來仍需狂印銀紙。
「有病不應逼人吃藥」
不過,中國人民銀行國際司司長張濤昨日批評,華府「自己有病不應強逼別人吃藥」,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只會拖慢全球經濟復蘇。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Merkel)亦批評美國提出為經常賬盈餘和虧損設「政治」上限,認為經濟上不公、政治上亦不恰當。
美國明知犯眾怒,因此在聯合公報草案中讓步,只對縮減經常賬失衡制訂「指示性指引」,但未有設定量化目標。此外,各領袖同意不會對本國貨幣進行「競爭性滙率貶值」(competitivedevaluation),但對於公報應否加上「競爭性滙率低估」(competitiveunder-valuation)的字眼,就意見分歧,美國一直以此形容中國的貨幣政策。
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