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會大學1994年前是浸會學院,再之前是1956年創辦的浸會書院,首批「浸記」畢業生已是古稀翁了。12名畢業後各奔東西的首屆學生,這幾日聚首母校,慶祝畢業金禧紀念,緬懷半世紀前穿校服婀娜多姿的女同學、擊敗港大學生的威水史和首任校長林子豐對他們的教導。
首屆畢業生僅66人
浸會書院屬四年制,首屆學生只有150人,不少學生中途到外國留學,到1960年畢業時有66人,其中近半是修讀土木工程,從加拿大回港的劉才波是其中一人。書院創辦首年借用培正中學上課,次年擴大借用宗教館四層上堂,他自豪地說:「我哋教授都係清華、嶺南逃難落嚟,我哋冇實驗室設備,但理論基礎教得好好!」
浸記因寄居培正,為方便培正辨認他們,雖是大專生,卻要穿校服。藍色西裝,袋口縫上校徽,男生穿褲,女生穿裙。回憶總是美好的,劉才波說:「女生身材好好,特別婀娜多姿。」
當年浸記每年學費600元,不少學生都要兼職賺學費。劉才波日間在學校工作,時薪約1元,不過已夠吃兩餐,晚上又替人補習,好不容易才捱過去。他畢業後到加拿大讀碩士,之後在加國開設土木工程公司。80年代初,已「升呢」為浸會學院的浸記為接受政府資助,需重整學系,土木工程系面臨被殺,他接受第二任校長謝志偉邀請返港救系,暫時放下加國生意。「但未上機,佢打嚟話政府已決定將土木工程系撥畀理工學院。」但他仍然返港,為學系最後兩年貢獻所學。
擊敗港大學生為榮
在50、60年代,港大學生幾乎都是「番書仔」,中文中學學生難以跨入港大門檻,浸記舊生半世紀後重聚,還以擊敗港大學生為榮。讀社會學的張子江牧師,便為浸記寫下一頁威水史。1960年美國政府籌備在夏威夷成立「East-WestCenter」時,邀請各地大專生代表前往,結果他擊敗來自港大等大專的四名對手脫穎而出,「好爆冷,林子豐校長親自去送機,係浸記光榮一頁」。
劉才波也記得當年的大專辯論賽,浸記擊敗崇基學院全女班辯論隊,威震大專界,他至今仍記得當年辯題,「題目係男女應同工同酬,我哋係正方,所以贏咗」。
記者 倪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