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青年戴上白種老人面具偷渡加拿大的案件,被捕青年的加拿大代表律師早前要求禁止當地《星島日報》、《明報》及《世界日報》三份中文報章採訪聆訊,昨日被移民及難民局(IRB)拒絕,認為代表律師只引用其他報章報道,即指有關報章受中國政府操控,證據不足。
外電報道,青年代表律師昨日在聆訊主動提出,不需禁止《世界日報》聽審,但堅持申請禁止《明報》及《星島》旁聽審訊。因根據今年7月19日《MaClean's》雜誌刊登題為〈懷疑被影響〉(AquestionofInfluence)的報道,兩間中文報章「受到中國影響」。有關傳媒機構高層當中有人是中國政協委員,有些則與中國有大量生意往來,中國政府有機會從有關報社取得包括他的當事人身份資料,對他及在中國的家人帶來危險。
IRB審查委員蕭戴克(DaphneShaw-Dyck)裁決時指出,青年的代表律師只引用其他報章報道,即指兩間中文報章受中國影響的證據不充份。兩間報社可以旁聽拘留聆訊,但傳媒不能報道事主身份的資料。
該名20多歲內地青年上月29日在本港機場戴上矽膠面具,假扮白人老翁成功登上往加拿大的飛機。他在機上脫去面具,引起乘客及機組人員的懷疑,飛抵溫哥華機場即被捕,被捕後他向加拿大當局申請政治庇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