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語陸:國策大方向利銀行業 - 陳永陸

財智語陸:國策大方向利銀行業 - 陳永陸

中央現在的財經智慧,已不可同日而語,由近日管理市場對經濟數據的期望及宏調之間關係中的調節,都是恰到好處。就以日前忽然調高存款準備金為例,用意為淡化昨日公佈內地CPI及PPI升幅高過預期,避免市場震盪。我相信公佈通脹數據才加存款準備金率,對股市影響較大。
如昨日所言,加得存款準備金率,第二次加息預期大大提高,因此昨日保險股跑出是合理不過,除非大市跟外圍震盪引來獲利盤短線套利,否則在加息大氣候下,保險股趨勢仍是向上。另外在加存款準備金影響下,內銀股不跌反升,一來是因為消除短期不明朗因素、二來是昨日大市一度挾上,內銀亦成補倉對象。撇除此兩個短期技術因素,亦想在此多談一點對內銀股看法。

工行吸引不怕買

儘管今年餘下時間人行未必加息,但市場已當會加息去炒。正路思維是加息對內銀不利,不過以目前國策,反覺得加息未必對銀行有壞處。
相信未來日子人行要加息,都會繼續維持其「不對稱」的加息,即是跟上次突然加息一樣,貸款利率是比存款(尤其是活期存款)為高,這樣反而有利銀行息差擴闊。
為何我會有此推論?主因是中央限制熱錢流入內地的政策基本是肯定,如果活期利息跟貸款利率同步同幅度提升,不少外來資金會泊在活期存款中,一來既可賺取高息、二來亦可減少其機會成本,遇到有投資機遇時隨時出手,但這正是中央不想見。因此相信未來內地的加息政策,會繼續維持此不對稱,對銀行息差反而是有擴闊的優勢。
工商銀行(1398)昨升近3%,有人認為是因為調低供股比例,尤其有過建設銀行(939)的縮減供股規模的借鑑。
我認為今次工行供股規模細了,純是因為股價漲,整個股本價值提高,數量上才不用供太多股而已。上次高盛減持工行時我已叫大家不怕買,主因工行基本面仍是吸引的內銀股。

陳永陸
作者為獨立股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