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2的威力果然無遠弗屆,朋友聚會BBQ也少不免說起這件事,議論一番。
話題是一位準備退休的朋友說起的。大伙剛喝了一點白酒,朋友就禁不住吐苦水,說本來計劃好明年中全退,不用再一年到頭四處飛,更不用再在機場客運大樓等checkin,等飛機,等轉機。誰知美國的印鈔機開個不停,QE1後再來一個QE2,還可能有QE3或QE4。這樣巨額資金湧入全世界肯定令全球金融市場七國咁亂。為免給殺個措手不及,保留一點收入不用太快食老本,朋友只好退而求其次,跟公司商量降級減薪,轉到較不吃重的職位,至少不用兼顧太多不同的事,不用四處飛。
朋友的憂慮不是沒有理由的,退休的人在財政上最怕兩件事,其一是蝕老本,失去辛苦積累的一點財產;其二是惡性通脹。偏偏QE2至QEn卻很可能帶來這個噩夢。
零八年開始的金融海嘯讓投資者認清一個事實:任何投資都不穩陣,都有極大風險。幾十年來穩如泰山的滙豐短時間內從每股過百元跌至三十三元,股息又大幅收縮,教一眾忠心散戶心碎神傷,有的更忍痛割愛,另尋新歡。假若退休金組合揸重滙豐,老本肯定蝕去不少。而用來收息的外幣同樣大起大落。大家爭相避險搶買美元時,澳紐加幣像吃了瀉藥那樣不斷下跌;到市場情緒穩定下來又輪到美元大瀉,拿揑不好的話隨時「左一巴右一巴」,升也蝕,跌也蝕。中信泰富前主席榮智健不就被波動的澳元弄的焦頭爛額,黯然下台嗎?QE2一來,這類波動將更厲害,更難捉摸,蝕老本機會大增。
揸重現金也不行。美國放水勢將令通脹升溫,萬物騰貴,蠶食手頭現金價值,令老本損耗更快。左計右計都算不過伯南克的聯儲局,忽然有聲音說不如及時行樂,多喝點好酒,吃些好東西,跟家人去去旅行,實行以消費抗Q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