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百億元關愛基金督導委員會名單昨日終於公佈,面對外界質疑,包括申請基金準則、督導委員會成員所屬團體能否申請基金資助而出現利益衝突,以及會否爭奪商界對社福機構捐款,政府仍未有明確交代。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政府應盡快交代基金運作細節,公眾有足夠時間討論,而非由政府及委員會單方面決定。
記者:林俊謙 莫劍弦
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昨日宣佈任命關愛基金督導委員會20名非官方成員,包括商界人士、學界、及立法會議員,由於政府稍後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50億公帑用作基金經費,所以名單包括民主黨、民建聯和經濟動力成員,較令人意外的是向基金捐出2億元的「大劉」劉鑾雄的兒子劉鳴煒,以及早前建議取消關愛基金的港大社工系講座教授周永新,也獲政府任命。
明年初可接受申請
唐英年表示,原則上基金會協助幾類人士,包括長者、清貧兒童、長期病患者、新來港人士、少數族裔等,日後基金會以民政事務局作為秘書處,透過該局的地區網絡、各區的福利專員找出有需要的人士,並希望明年初可接受申請。
不過,面對外界關注基金具體運作方式和準則、如何避免基金侵奪商界對社福界捐款,以及有否機制防止基金委員會成員所屬機構申請撥款時出現利益衝突。
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楊立門未有解釋,只說要交由督導委員會討論研究,又說政府只能對商界作口頭呼籲,希望他們繼續對社福機構捐款,楊立門又不排除基金會兩年後隨社會保障制度改變,而不需要再存在。
唐英年只強調日後基金受助人「登記要手續簡單、時間快捷、錢要到位」,同樣未有交代基金具體運作細節和準則。政府消息人士解釋,基金具體運作方式和準則等問題,要留給督導委員會開會決定,預計最快本月召開第一次會議。
議員要求交代細節
立法會議員李卓人認為,政府應盡快交代基金運作各項細節,讓公眾及相關團體有足夠時間討論,「你都要盡快拎出嚟,等市民大眾同相關團體可以討論,唔係你一拎出嚟就要我哋接受!」
前港區人大代表吳康民認為關愛基金用處不大,因為香港的社會貧富懸殊和社會矛盾成因複雜,政府若只透過100億元的措施解決問題,「起唔到太大作用」。
關愛基金督導委員會非官方成員名單
陳章明:嶺南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教授
陳振彬: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觀塘區議會主席
陳玉樹:嶺南大學校長
張小華:美差會潮浸服務聯會總幹事
張國柱:立法會議員、香港社會工作者總工會會長
周永新: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
黎永開:社會工作人員協會會長
林健鋒:香港總商會立法會代表
方敏生:社聯行政總裁
何喜華: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主任
林淑儀:工聯會副會長
譚耀宗:立法會議員、民建聯主席
羅致光: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民主黨中委
李鳳英:立法會議員、勞聯副主席
李國棟:智經研究中心理事、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院長
劉鳴煒:華人置業集團董事
曾蘭斯:協康會總幹事
胡定旭:醫管局主席、香港總商會主席
余秀珠:香港單親協會總幹事
阮邦耀:中學校長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