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政府向商界傾斜$28早已「內定」

拆局:政府向商界傾斜
$28早已「內定」

特首曾蔭權及臨時最低工資委員會最終沒有接納勞工界要求,將最低工資定於時薪33元,有勞工界人士稱,政府由成立該委員會到最終訂出薪金水平,一直傾斜向商界利益、只重政治考慮,而非站在保障工人基本權益立場出發。

叫勞工界以大局為重

職工盟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指出,政府成立臨時最低工資委員會時,已為阻止工會爭取時薪33元設下框框,所謂由勞、資、學者三方組成的委員會,學者及資方成員對最低工資立場十分保守,先天上委員會已能提供足夠安全系數,投票時足以否決勞工界的訴求。
政府計算不同最低工資水平對經濟影響時,也只着重於不同金額對僱主的影響,而非該工資水平對工人生活有否實質改善,李卓人說:「佢哋淨係計28蚊個鐘,咁僱主薪酬支出只會增加0.6%,話對老闆影響小啲,但係33蚊個鐘,薪酬就要增加到1.6%,老闆就接受唔到,根本就淨係諗老闆受唔受,唔係諗打工仔利益。」
踏入訂定最低工資水平的最後階段,政府甚至只從政治角度考慮,而非有關薪酬是否合理,有工會成員指,「佢哋(政府)成日游說工會話33蚊太高,就算30蚊商界都唔接受,又話高過28蚊政治上唔可行,商界一定反對,總之成日叫勞工界以大局為重,唔好搞唔成條法例,而唔係叫商界以大局為重讓步」。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