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兒成長:在寬大中成長 宅心仁厚

護兒成長:在寬大中成長 宅心仁厚

家長問:就讀小四的兒子屢次在家偷錢,父親施以體罰作為懲戒,朋友勸我把錢鎖好,我覺得治標不治本。我堅持把錢包放在當眼地方,鍛煉兒子的自制能力,有問題嗎?
防止虐待兒童會答:孩子有偷竊行為,父母是很擔心的,有責任教導他改過。體罰不能達到目的,還會破壞親子關係,不建議父母施行。

體罰治標不治本

體罰帶來驚恐、不安或怨憤,孩子很難有勇氣面對過失,便說謊掩飾。若偷竊背後的需要未能疏解,孩子更會陽奉陰違,過了一段時間,又會再犯。體罰只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是否可以給孩子一點零用錢,鼓勵他審慎應用。
把錢包放在當眼地方,容易吸引孩子犯險。畢竟孩子還在成長階段,很多事情都在學習,未有足夠定力。把錢包鎖好是控制外在環境,減少孩子犯錯的機會。減少犯錯對培養孩子的自信、自尊有幫助,值得嘗試。犯錯是成長的一部份,家長應用愛和包容陪伴孩子去經歷,這並非不理或縱容,而是冷靜地協助孩子找尋解決方法。借用羅樂德兩句詩供家長參考:「在寬大中長大的孩子,宅心仁厚;在接納與友愛中長大的孩子,會找到愛!」
防止虐待兒童會熱線:27551122
網址: http://www.aca.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