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放題1:死得開心 自選HipHop上路

是日放題1:
死得開心 自選HipHop上路

香港人,精神分裂。每日勁講「死」字,偏偏面對真正死亡卻震騰騰,處理身後事態度亦是儀式人有我有。黃偉文為《小團圓》填詞:「誰的書寫到盡處居然會如願?」我想,至少臨終時能如願一次,正如忠Sir已計劃兩腿一伸後,由hip-hopdancers送自己上路,以笑聲謝幕。

記者:蔡俊業
攝影:楊錦文、陳盛臣
Model:RickandSenior@MoveDanceStudio(34811868)
鳴謝:詩人黑盒劇場

妻友跳舞送陪上路

大膽,死後竟然不設靈、不打齋,還要請人跳hip-hop送自己一程?認真大吉利是!但忠師傅一於少理,堅決按照自己心意,計劃兩腳一伸後直接運往火葬場,骨灰置於家中,前方擺個香爐,搞掂!「朋友得閒可以上嚟裝炷香,咁樣可以慳番好多錢,我覺得若要花咁多錢去搞白事,不如捐畀有需要嘅人,臨走做番件好事仲有意思!」忠師傅戴鴨嘴帽,叼着香煙,聲線低沉雄渾,直言父母屬超級傳統型,小時接受傳統武館訓練,長大後執掌舞獅隊教鞭,以為皮囊下思想守舊爆燈?忠師傅用行動證明各位誤會了,他於千禧年後首創hip-hopcrossover舞獅表演,面對死亡,他亦以hip-hop為喪禮形式,因他認為道教喪葬儀式破地獄中,喃嘸師傅會有走步、轉身、噴火、破瓦等高難度動作,過程猶如街舞表演,「又熄晒燈又跳晒舞,完全係中國嘅Number1hip-hop,不過無得拍手掌!所以我諗若改跳hip-hop都幾過癮,但邊個會俾我咁做?除咗我自己!」怎能確定願望實現?幸好還有妻子和一班死黨陪他一齊癲,「有十幾個朋友都跟我有同一種思想,佢哋思想破格,只要落定order,開心送我一程。」不過,很難想像在殯儀館內跳hip-hop吧?!「我估殯儀館都唔會俾我咁做,所以要搵一個地方搞追思會,有人跳舞,成班人開開心心,唔好喊苦喊忽!」

■忠師傅認為做兒女的,最重要是父母在生時孝順。

首要尊重先人遺願

朋友對我說,將來的葬禮場內要播Madonna和LadyGaga的歌。說跳hip-hop有違傳統?提供一條龍善終服務的公壽中西殯儀,第四代傳人兼總經理駱敏儀謂,葬禮內容可以很自由,最重要是按照先人生前意願,她未曾聽過有客要求在葬禮跳hip-hop,「反而試過播鄧麗君、英文歌或heavymetal音樂。」亦有客人的要求令駱小姐感驚訝。她說曾有家屬安排海葬父親,「佢哋話成家人撒完灰後,要去另一處遊船河、玩快艇同食海鮮,我話咁都得?」原來是逝世父親生前愛熱鬧,早已指明要這樣做。所以,葬禮不一定要呼天搶地,也可以平和地或開懷地去懷念已逝者,大前提是尊重亡者遺願和參考先人背景。不過駱小姐直言,很多香港人辦理身後事都忽略這一點,「上一代因為老人家知道做咩代表咩意思,儀式需唔需要做。家好多時家屬嚟到就話要拜神、打齋、燒衣紙,總之人家點做就點做,其實有無諗過自己需要乜?考慮死者感受?係咪一定要破地獄呢?可能死者怕嘈吵怕鑼鼓!」她說會先和家屬詳細商議,包括了解事主家鄉所在,決定祭品種類、葬禮儀式內容,可以是歌頌先人生前的貢獻,或邀請摰友分享先人生活點滴,「以前到殯儀館成日見家屬哭哭啼啼,但我見過有親友見到舊相後,發出笑聲。」

■駱小姐指香港人保守,對死亡較忌諱。

瞓得舒服

本港葬禮使用的棺木主要分中式及西式兩種,中式的以前以柳州杉木最矜貴,現時產地多為廣西深山,主要以柏木、樟木及楠木最矜貴,中式棺木價錢由萬多元至幾百萬元不等。西式則以桃花木心、橡木、楓木及桃木為主,價錢視乎紋理及焗製工序,由數千至十幾萬元不等。

■這兩個中式極優質棺木,每個超過10萬元。

■基督教式棺木,旁邊刻有十字架或十二門徒最後晚餐的裝飾,約萬多元。

新式骨灰龕

■心形骨灰龕約五百元。

■鐘形骨灰龕,每個約千五元。

■外形較傳統的骨灰龕約五百元。

為自己收拾爛攤子

駱小姐說,人生最後一程如能在生前好好安排,可避免很多無謂爭拗。今年61歲,人稱「肥姨」的程麗鶯,去年便為自己的身後事打點妥當。肥姨與丈夫無兒無女,兩年前丈夫因病去世,家中便剩下她和一隻養了十多年的狗,「我先生死咗100日後,隻狗就出事,我抱佢去睇獸醫,醫生話佢身體虛弱,叫我放低俾佢打針,但我唔忍心;打電話聯絡愛護動物協會,誰料對方說:『未死就攞去打針,死咗就交去垃圾站啦!』我聽到後好心罨,做唔到!」肥姨央求狗仔給予多一點時間,讓她可以準備身後事,一個半月後,狗仔過身。最近她發現自己有黃斑點病變,令她想到有為自己處理身後事的必要。「狗仔死咗仲有我呢個主人去搞,將來我死咗點算?將個爛攤子交畀親友?!」去年她參加了聖雅各福群會的「後顧無憂」計劃,表明死後不通知任何親友,直接將遺體送到火葬場火化,然後將她和丈夫的骨灰混合一起再移到墳場內的紀念公園撒灰,到時會進行簡單送別儀式,還會安排旅遊車接載親友觀禮。人出生時沒得選擇,反而可選擇怎樣走最後一程,不是一件快樂事嗎?

肥姨

■完成重置工程的鑽石山火葬場,環境清幽。

■聖雅各福群會推出小冊子,讓讀者了解處理身後事細節。

■骨灰紀念花園環境極為細小。

作劇思念阿嫲

死亡,一個充滿思考和矛盾的命題,逝者冀望存活者能開心送他一程,但面對永遠的離別,你能笑得出嗎?舞台劇演員黃詠詩自小入讀天主教小學,卻生於「打齋」世家,太婆做問米,太公做道長,爺爺繼承父業,但阿詩的父親卻認為「打齋」生意有騙死人財之虞,情願出國行船,加上兄弟姊妹眾多,關係疏離。直至4年前祖母過身,才知祖母來頭不小,於行內德高望重,行內人尊稱他們為「大師公」和「大師母」,「最後嘅儀式上,有差不多100個唐裝師傅一齊向阿嫲鞠躬,加埋我哋家有80幾人家屬謝禮,好似黑社會咁。」不過在阿詩眼中,此情此景只是「做戲」,因阿嫲臨死前幾年都是在寂寞中度過。「嗰幾年都無乜親友探佢,但佢一死就有幾百人做咁大堆嘢,我想話咁做係無意義,應該珍惜同佢生前嘅每一刻,而唔係死後去做。」為此,她從「破地獄」的儀式中尋找靈感,創作《破地獄與白菊花》,劇本包含「破地獄」和「遊十殿」等葬禮儀式的背後意思,也借白菊花寄託對阿嫲的思念。「破地獄儀式好似好悶,其實係有意思,先人死後要走過咁多個地獄,就係希望後人要好好活下去。」

■生於打齋世家,結果成就她創作《破地獄與白菊花》劇本。

《破地獄與白菊花》

日期:即日至11月13日
時間:8pm,13日3pm
地點:藝術中心壽臣劇院
票價:$220、$180、$150

Q&A 家中都可放骨灰

Q:記者
A:殯儀業人士

Q1:香港還有沒有土葬?年期上限是多少?

A:有,申請食環署土葬,收費$3,190,以7年為上限(金塔地則永久租用,收費約$6,000);華人永遠墳場一般10年期,收費為$21,600,如續期須付$29,600(包開塚費),永久則約$280,800(包開塚費),視乎土地供應,未計私人土葬場地。

Q2:是否任何地方都可舉行葬禮?

A:不,須要到指定地點,包括殯儀館、醫院或教堂舉行,部份新界鄉郊及離島則容許任何地方,但要按照衞生條例,必須封棺。

Q3:人死後的基本收費是多少?

A:主要分兩類,在醫院身故後直接送火葬或落葬,一般需萬多元,視乎棺木價格。若要租用殯儀館,基本花費2至3萬元。

Q4:在公園撒灰及海葬收費多少?

A:在公園撒灰及海葬毋須收費,在市區及新界區紀念花園設置紀念牌匾的許可證費用,每塊分別為90元及295元(不包購買及安裝牌匾費)。

Q5:骨灰安放家中有否問題?

A:沒問題,惟放在家中容易因搬屋而遺失或令骨灰龕破損。

如何辦理身後事?

1.逝世後遺體舁送殮房等候處理,由主診醫生簽發死因醫學證明書,若選擇火葬者需同時索取醫務證明書。

2.家屬需於事主死後24小時內,以上證明書、死者身份證及申請者的身份證到金鐘、灣仔及長沙灣3間死亡登記處登記,查詢網址: http://www.gov.hk/tc/residents/immigration/bdmreg/death/address/


(註:上述資料適用於自然死亡個案,如非自然死亡,遺體會舁送至公眾殮房,家屬需認屍,還要待死因裁判官裁定死因後才能進行死亡登記。)

3.辦理死亡登記後,攜同死者身份證及土葬准許證購買墓地及繳費。

4.確認及領取遺體後,辦理殮葬及出殯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