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影《父後七日》以黑色幽默透視父親喪葬過程荒誕,勁賺新台幣三千萬,最搶鏡的莫過於死者姪兒竟然因為型而渴望拜喃嘸師傅為師!殯儀業神秘兮兮,新人難以入行,但師傅總有百年歸老的一天,這行怎樣傳承下去?
記者:蔡俊業
攝影:楊錦文
鳴謝:曙光電影提供《父後七日》劇照
用iPhone的喃嘸佬
周末傍晚,站在紅磡的殯儀館區,鑼鼓之聲此起彼落,皆因周末是舉行葬禮的黃金檔,一名穿上整套灰色中山裝的Skinhead男士來到身旁,正是我要訪問的喃嘸師傅余宗恆。胸前兩口袋,右邊放記事簿,左邊放iPhone4,要是不跟你說他是當打齋的,極其量會以為又是一個打扮怪異的年輕人。恆仔今年已34歲,但已當喃嘸師傅十年,「中學畢業之後,做過飲食、寫字樓同司機都唔係好啱,一位做仵作嘅朋友問我有無興趣,我覺得可以試吓!」初入行,先要接受師傅培訓,需背誦經文,用來超渡亡靈和保護自己,要讀懂才可以執業,難度最高,「明唔明好睇天份,都要邊讀邊理解。」事實上,經文內容就是道教的齋醮科儀,包括請聖、破地獄、祭幽及賀神等。每日尚要到殯儀館觀摩,邊做邊學,為期兩年,其間沒有收入,吓?「有時主人家會畀利是,幫補吓,兩年後正式入行,師傅就會畀少少人工,逐壇計錢,但唔會畀唔足!」嘩,原來要做師傅真係慘過做大家樂員工,不過,死人生意接不停,收入應該不錯吧,可惜他說商業秘密無可奉告。
父傳子或朋友介紹
香港現時有全職喃嘸師傅約400人,且不少都是阿叔輩,難道這行沒有傳承問題嗎?「沒有,一係就繼承老竇嘅,一係就朋友介紹,同埋唔係個個都做得,對方要有道貌,我哋自己識睇相,睇佢夠唔夠正氣,亦要睇埋佢為人,觀察一段時間,覺得佢真係有心做,唔係呃飯食嘅,先會收佢為徒。」但他承認,隨時代轉變,很多古老做法隨舊一輩師傅離世而消失,且失傳情況嚴重,「以前七點打到凌晨三點,家十點就收工。點都要跟上時代步伐。」
何謂破地獄
屬於道教科儀法事之一,由一名穿紅袍的喃嘸師傅揮舞利劍,帶領其餘四人、六人甚至更多法師進行。所謂破,就是用穿步及破瓦等動作,寓意打開地獄之門,引導先人亡靈,令其醒覺頓悟放下執念,早日輪迴,不再受苦。
祭祀用品+破地獄道具
傳媒令死亡變恐怖
每當香港人談到葬禮便會反射地打個寒噤,是靈堂設計恐怖陰森,還是怕遊魂野鬼纏身?過去數年協助長者處理身後事的聖雅各福群會註冊社工岑智榮指,恐懼源自個人體驗與傳媒報道。「細個如果見到靈車,父母會㩒住你對眼唔畀你睇,去到靈堂好多嘢都係由大人去處理,細路唔准搞,普通市民主要透過媒體接觸死亡,但好多都講到好恐怖,跳樓後都係影住個帳幕,電視就有《怪談》……點解咁多人去殯儀館唔去廁所?因為啲戲話入面塊鏡最容易見到鬼!」個人認為,行業那塊神秘面紗也是主因,所以才有如此空間讓創作人去聯想,創作出多套鬼片及書籍,如筆名惜緣所著的《有客到》將辦理身後事的細節鉅細靡遺披露,亦詳列喪葬宜忌;而梁鳳縈執筆的《殯儀》則以訪問殯儀八大行業及直擊靈寢室死人化妝過程招徠。
日本 在家舉行喪禮
日本文化專家健吾指日本人的喪禮多數在家或稱為「齋場」的地方舉行,需有禮儀師為先人洗身,親友會幫忙守夜,並會一起吃飯、飲酒。儀式以佛教及神道教為主。由於神道教認為死亡令親人悲傷,造成生命力減退或不平衡,之後要搞Party恢復元氣。
韓國 3日出殯
韓國通宣柏健指韓國全國四分一為基督徒,葬禮多以西方儀式進行,不少醫院都設靈堂,讓病人去世後可在當天即時舉行喪禮。從靈堂舉行喪禮、出殯至安葬完成,不過3-5日,今年六月自殺身亡的《冬日戀歌》韓星朴龍河,整個葬禮儀式便是採用3日制。
韓國專家宣柏健
死亡是人生必經過程,我希望親友會懷着輕鬆的心情送行,不用悲傷。喪禮音樂當然要以K-pop為主題,2PM、T-ARA和少女時代會是不錯選擇,慘情歌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