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次輪量化寬鬆措施(QE2)引發的國際貨幣矛盾,金管局前總裁兼中國金融學會執行副會長任志剛,昨在新加坡出席大摩研討會,總結兩次金融風暴經歷時表示,開放而自由的新興市場經濟體,未來在維持本身金融及貨幣系統穩定上,將面臨越趨艱巨的挑戰,其一做法是有選擇性地對資本流向採取稅務等管制措施,但對於定位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市場,此舉「並不合適」。
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基本法規定回歸後,香港一如既往資金繼續自由進出,早前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在立法會會議上,已回應指本港難仿效區內市場,對外資投入資產市場額外徵稅,因與資金自由進出的理念相違背。市場估計,G20峯會前後,區內市場會進一步推出各類資本管制政策,以抵檔QE2撲向亞洲的資金洪流。
支持多元貨幣體系
任志剛在致辭中說,任內經歷過兩次金融風暴,令他意識到市場「無形之手」可以失效(marketscanfail),自由市場的金融體系發展須予以尊重,但亦要小心駕馭制衡,當市場機制失效並危害公眾利益時,政府便有責任將之帶回正軌。
在國際資金大量流竄及波動性大幅提高下,宏觀經濟監管政策的要求更趨殷切,他認為,建立高公信力的貨幣機制,是抵禦資金洪流的務實辦法之一;另一做法是有限度實施資本管制措施,但此舉可能會降低資本在環球市場配置的效率及用途,對定位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國家或地區,尤為不合適。
美元作為國際上最主要結算及儲備貨幣,因QE2令滙率大幅貶值崩圍,世銀亦呼籲重建新的金本位制度。任志剛表示,長遠計,國際上需要建構多元貨幣體系,增加市場多元性及靈活彈性安排。